内蒙古日报——船型水注举世无双
标签:
元青花船型水注内蒙古日报收藏版网刊选稿 |
分类: 原创 |
船型水注
雷焕
元青花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它使中国陶瓷从素瓷过渡向彩瓷,丰富的绘画艺术更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据统计,已知的正宗元青花全世界不过300件,有人物的元青花更为稀缺,全世界已知不足10件。
1993年,广州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元青花船型水注。水注高7.5厘米,长15.5厘米,宽4.2厘米。水注形似小船,首尾狭窄,中间较宽,船首设有凹形流水槽。船分中舱和后舱,中舱前有一个篷,两边有栅栏,篷下有两个女俑盘坐,面向前方,中舱两侧的拱形窗口下堆塑假石山。船尾处立一艄公,倚舱站立,双手放在舱顶,头侧向左前方。
水注,也称“水滴”“砚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文具,注水于砚面供研墨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可是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台里倒水时,往往掌握不住量,于是发明了水注。瓷质水注在六朝时就有烧制,宋元时期盛行使用水注,以浙江龙泉窑和景德镇青白釉制品最为丰富,造型常见瓜果和动物形状,船形水注常见于南宋龙泉窑。
文中元青花船型水注通体施莹润均匀的白釉,呈鸭蛋青色,平底露胎。器身绘青花纹饰,篷顶绘斜方格纹,篷两侧绘卷草纹,船舷绘不规则三角纹和三行点状纹,船首正面绘六瓣莲花纹,甲板和船尾绘火珠纹,均为元代较常见的纹饰。所绘的青花色调明艳,清新淡雅。船型水注设计巧妙,造型灵秀,是目前所知唯一存世的元青花船形水注,属国宝级文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