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计算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

(2019-04-01 09:10:42)
标签:

绝缘子

 http://www.xczcjy.com/UploadFiles/640_webp.jpg

悬垂绝缘子串的风偏大小依其所产生的风偏角度大小来表示。绝缘子串的风偏角可按照下式来计算:


φ=tg-[P1/2+P Lh]/[G1/2+W L]


式中:


φ -- 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


P1 -- 悬垂绝缘子串风压(N);


P -- 相应气象条件(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及带电作业)导线风荷载(N/m):


G1 -- 悬垂绝缘子串重力(N);


W -- 导线自重力(N/m);


Lh -- 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计算用杆塔水平档距(m);


Lv -- 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计算用杆塔垂直档距(m)。



悬垂绝缘子串风压可按照下式来计算:


P1=μz·B·A1·V2/1.6


式中:


 

μz -- 导线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准高度为10m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 GB 50545-2010 10.1.22


B -- 覆冰时风荷载增大系数,5mm冰区取1.1,10mm冰区取1.2;


A1 -- 绝缘子串的受风面积(m2)。单盘径为254mm2的绝缘子每片取0.02m2,大盘径及双盘径者取0.03m2。金具零件受风面积,对单导线每串取0.03m2,对双分裂导线每串取0.04m2,对3~4分裂导线每串取0.05m2。双联绝缘子串的受风面积取单联的1.5 2.0倍;


V -- 基准高为10m的风速(m/s)。



导线风荷载可按照下式来计算:


 

P= a·μz·μsc· βc· (d+2b) ·B·V2/1.6

 

式中:


a -- 风压不均匀系数,应根据设计基本风速查 GB50545-2010 表10.1.18-1或表10.1.18-2;


μ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基准高度为10m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 GB 50545-2010 10.1.22


μsc -- 导线或地线的体型系数:线径小于17mm或覆冰时(不论线径大小)应取μsc=1.2;线径大于或等于17mm,μsc取1.1;


βc -- 500kV750kV线路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调整系数,仅用于计算作用于杆塔上的导线及地线风荷载(不含导线及地线张力弧垂计算和风偏角计算)βc应按查 GB50545-2010 表照表2-2;其它电压级的线路βc1.0


b -- 覆冰厚度,m


d -- 导、地线的外径,m


V -- 基本风速,m/s;


B -- 覆冰时风荷载增大系数,5mm冰区取1.1,10mm冰区取1.2。



气象条件:


a.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宜采用15,当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其值大于等于35m/s时雷电过电压工况的风速取15m/s,否则取10m/s;校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时,风速应采用无风,且无冰。


b. 操作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取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值的50%,但不宜低于15m/s,且无冰。


c. 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且无冰。


d.运行电压校核间隙时风荷载采用基本风速修正至相应导线平均高度处值及其相应气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Ke值的定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