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 |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gTp37h37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cEt4E34
贵州·独山·麻尾,历来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历史上,贵州一向以境内多山,交通不便的苗蛮贫脊之地,“地无三里平、天三日晴、人无三分银”是古代贵州的真实写照。
贵州自明代设置为省级行政区以来,历代王朝虽然不断地加强对贵州的统治,但其地域条件的恶劣以及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使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其它省份而言极其缓慢。
民国时期,贵州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禁烟毒、理财政、修公路、办学校、建工厂、探矿产,使贵州得到了初步的建设与开发。使贵州到民国十七(1928)年春天开始列入了拥有公路的省份,但是,在现代飞速的今天,人们难以想像当年修筑一条“毛坯公路”艰难程度。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bo0GS72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bUJbB93
1927年国民政府贵州路政局开始勘测黔桂公路,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开始动工,次年完成.会勘沟通黔桂交界马路碑记
碑文如下:“吾黔僻处边隅,交通梗阻,无巨川通舟楫,乏铁道以资运输。前主席周公继斌始力谋筑长途公路,以资救济,迄今逾五六年,仅筑成公路三千余里。规模粗具,终以南北干线不能通江达海为憾。盖因黔处万山,器械经济均感困难,筑路工程难于他省十倍也。居仁承长建设,昕夕规划,不遗余力,亦汲汲以沟通邻省为分。爰于今夏五月,率领公路局熊局长冠英暨技术人员等,亲勘贵南各路,并偕同独山莫君信之、凤楼昆仲同诣桂黔边境,与广西南丹、河池两县公路当局筹商,沟通关系极为重要,期于一年以内将该省路段告成,与本省路线衔接。将来斯路成功,实两省无穷福利。特将此次会勘黔桂交界公路情形志其崖略,沏石于本省两寨交界,以资纪念。贵州建设厅厅长窦居仁识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谷旦立”
碑文共320个字,它记载了贵州省在修路过程中,经历无数的艰难曲折。贵州至广西的(黔桂)干线从1927年开工后断断续续地进行,直到1934年的秋季才算完工通车。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XlW0E18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WbgsD77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Vww0f1f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YtYsxb1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cgLsv03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UAHiF91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XShRc26
当年筑路情景雕塑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XVEc777
它们是见证贵州交通历史的珍贵文物古迹,是我们不能遗忘的物质文化遗产。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cSrFUc2
这是当年用来碾压路面的“石滚”(实物),大约两吨重。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Uy7w854
这是建在黔桂边界、黔桂公路(现更名为“210国道”)的友谊亭,以长廊中间亭子为界,左为广西,右为贵州。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bDA3z05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Uum9V4f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mvRcYC26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V5DvJb3
这是2017年公路扩建后的建筑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eW6qaV7d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cC6BWf8
友谊亭对面醒目的景观被网友戏称为:美女照镜、观音抱如来……等等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ckr3Q9a
新中国建国以来,尤其是贵州省在改革开放中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农业生产体系与交通网络。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贵州交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贵州大交通的规划建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彩的贵州将快速崛起。
所有图片均为【仁忠拍客】现场所拍,未经许可,不得另作他用。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curQY30
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http://s1/large/005IFIKozy7mPlcRam9bd
扫描二维码或百度搜索【仁忠拍客】可获取更多内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