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好笑,学了一学期行为经济学,我最感兴趣的却是经济学方法论演进背后的哲学内涵。此前学校教授的一直是主流经济学,我自己在课外也没有对经济学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做足够的了解,因此学习之余时常感到困惑:好像学了很多东西,却不知道所学的究竟是什么。
感谢叶航老师的行为经济学课程给了我一个“跳出来”看经济学的机会。课堂上,叶航老师多次用到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类比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囊括”关系,阐述学科发展背后的范式演进,给我印象尤其深刻。
对于我关于科学哲学的问题,叶老师推荐给我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课后我马上拜读了,并且感觉获益匪浅,解开了无数的疑惑。于是便打算就这方面的问题来写课程论文。不料写作过程中,深感这方面的研究对经济学和哲学功底要求太高,写得尤其吃力。读了一大堆文献,尽管还半懂不懂,文章也算是硬着头皮拼凑完了。
本文当然远远不能算是一篇严谨的论文,说它是读书报告可能更恰当。但整个写作过程中收获还是很大的。至少现在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究竟“是什么”以及所谓科学究竟为何,大致上有了一个自己的认识,不再是是一头雾水的状态了。另外,基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视角,对行为经济学也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整个宏观历史格局下的认识。
这些天的课程和文献阅读下来,我深深感受到行为经济学无限的发展潜力,以及它在整个经济思想史当中空前的历史意义。每次上行为经济学课,都仿佛有一种行走在时代浪潮之巅的感觉…
衷心祝愿叶老师编写的教材早日出版,亦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行为经济学取得它应有的历史地位,从根本上推进经济学范式的变革。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