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具有各方面能力的潜在基础,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唤醒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全能教育”“遵循学生天性,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理念和下列理念体系:
一个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尚德、善思笃行、活泼儒雅的公民打好基础。
二个重点:唤醒学生潜能,发展学生能力。
三条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陶冶。
四大阵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兴趣社团、社会实践。
五大行动:强身健体、孝亲尚德、发明创造、琴棋书画、经典诵读。
六个学会:学会健体、学会交往、学会审美、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七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家务劳动实践、社区服务实践、生活技能实践、探究学习实践,科技制作实践,体美技能实践。
八项能力:健体能力、交往能力、审美能力、智慧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自控能力、生活能力。
“全能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能力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教育要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施行,由此,我们分别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制度、激励措施五个方面构建了“全能教育”“体、德、美、智、创、合、心、生”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实施体系:健体教育在于健,道德教育在于善,艺术教育在于美,学问教育在于真,创造教育在于劳,合作教育在交往,心理教育在中和,生活教育在勤俭。
例如:1.健体教育在于健。培养目标:掌握基本的体育健身技能,养成珍惜健康、自觉锻炼的习惯。教育内容:传授生理知识,训练健身技能(每生至少掌握
2
项体育技能),培养休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实施途径:体育课、课间活动、眼保健操、课间操、体育社团。课间活动以传统体育游戏为主,每个教室外的柜子,放置各类球、球拍、跳绳、毽子等器材,学生课间可以随时取用。制度保障:开足体育课,每天保证学生体育活动一小时以上,实行30分钟大课间制度,课间提倡学生出教室玩,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各类体育社团活动。
激励措施:以评价和竞赛为导向引导班级开展体育锻炼。每月每班评选3-5位“健体之星”。我们从八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八个方面每月都有星级评价,基本上每个班的学生在发展上都能得到肯定。真正做到让学生天天感觉到进步,感觉到天天学有所获。好的规划重在实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