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永

(2021-10-14 17:51:05)
标签:

文学

人物

柳永

      “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兴许就是对柳永词句风靡的最大褒奖。如果把他放到今天,兴许就是流行音乐的作词一哥。
       然而时代稍一错位,命运就大不相同。在千年前的宋代,他却一生不得志,去时家无余财,群妓合资而葬。曾记否公园1003年,20岁的柳永来到杭州,一首《望海潮》名噪一时。好一个风流少年。当时他一定盼那才子之名传至汴京,使天子得闻以求功名。
       1008年,柳永踌躇满志入京,却初试落榜再试不中,气而作《鹤冲天》。直到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榜,本是满心盼望,却还是看到榜上无名。失魂落魄的柳永,生出一腔哀怨如鲠在喉,直到深夜又撩到回到住处,只此一夜心境却判若两人。遥想25岁入京,遥望来日成就,而今40,浮光碎了一地,最重下定决心离开京城。
      一天傍晚秋雨渐息,柳永与情人分别在即,自此以后天涯难寻,于是写下了那首哀怨动人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东门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既是哀伤又叹此生的际遇,求不得,爱别离,或许本就是他人生的底色。至此一别,怕是“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但回头看,到底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再后来,彻底流落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听哪家的伤心事,便为哪家填词。知道1034年,51岁的柳永终于及第,后来做了一个地方县令,但又能怎样?昔日白衣秀士何等的逍遥洒脱;如今垂暮,人生向晚,落花萧索,终不似少年时。相传他死的时候,一贫如洗。每年清明相约前去扫墓,且将昔日所填之词一一传唱给黄土之下的亡人。
           一代才子萧索落幕,甚至没有在那个年代的水潭里,掀起一点涟漪。但他的才华却惊艳了整个历史,充满了整个华夏。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更是两宋词坛上使用词调最多的人。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千年之后,追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庐山的秋雾
后一篇:枫花梅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