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
(2021-07-22 22:42:34)
20年前普速列车的车次都很少,一票难求极大地超乎我的想象。
324次普通客车,始发站张家口站,终到站北京站,16:54发车,在加浓的夜色中逢站必停,到达宏伟的北京站已经临近午夜。旅途的劳顿让你印象深刻,简陋的硬座让你难以忘怀;一路颠簸与舒适相差甚远,你更不难想象乘务组的人每天都要适应这种味同嚼蜡。吊扇呜呜地转,车内唠嗑不绝于耳,窗外一片漆黑,方便面、火腿肠、蛋糕等充饥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
列车首先要经过京包铁路出岔的张家口支线。这条只有10公里的铁路是单线非电气化,硬件设施早已陈旧不堪。沿线是零乱的电线杆、密密麻麻的红砖楼、狭长的马路、破败的供销社,让你留恋30年前。随着张家口城区向南扩展,南站北侧已经有了横平竖直的棋盘路、宽敞的小区、完善的配套设施,经开区崛起,老城区已经在疏解当中了。
始建于50年代的张家口南站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已经于前年屹立于新市区的中央。这条线已经不存在了。
张家口-张家口南-沙岭子-宣化-辛庄子-下花园-西八里-新保安-沙城-土木-狼山-东花园-康庄-八达岭-青龙桥-三堡-居庸关-南口-昌平-沙河-黄土店-望京-星火-北京东-北京。站间距不过几公里,钢轨是几米就有缝隙。由于铁路修建得早,山区段坡度大,全线弯道多,火车只能慢悠悠地开。沙城到青龙桥,铁路是单线,货运也没了,康庄等车站早已因此衰落。康庄火车站是该列车进京的第一站,康庄镇是延庆区第三大镇。
提起青龙桥火车站,在小学、中学的课本上就学过,它是京张铁路中的一站,是詹天佑先生设计的之字形铁路的顶点,就是这个之字形,巧妙的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难题,从而成为当时铁路建设的典范。直至今日,这里已经不再办理旅客上下的客运业务,也就是说它已经“退居二线”了,但每天还会有八列内燃动车在这里停车调换行车方向,百年老站青春不在芳华永存,依旧竭尽所能默默行使着它的义务。
夜间行车,人困马乏,打会儿扑克兴许能提神。从青龙桥站到南口站,对面夜间行车比较频繁,都是发往蒙西方向的列车。
沙河站往后几站,依次是黄土店、望京、星火站、北京东站、北京站,路线是弯弯曲曲的,通过的地区彼时还是农村,现在已经是林立的居住小区了,可谓时过境迁。回龙观,相信大家不会陌生。星火站当年是不起眼的小站,停靠少量车皮;如今已经是通往关外的京沈高铁的始发站。北京东站,迄今还没有大的变化,依然是偏安一隅。
列车总算到达北京站了,23点多,面的、夏利都不好打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