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之都利马是座背山面洋的特大城市。
利马面积450平方公里、海拔154米。秘鲁的印第安风情可以说是原汁原味。
利马位于秘鲁西部的利马濒临太平洋,终年少雨,是世界有名的“不雨城”,冬季多雾潮湿。利马这种独特的气候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南美太平洋中部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一个组成部分。此间大部分地段处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缘,气流下沉作用显着,秉性干燥,另外,这里盛行风向基本与海岸平行,不易使水汽产生抬升;重要的是,大陆岸外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成雾,而难以向上输送凝云致雨。
利马与居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开罗一起成为世界上降水最少的两个首都。利马的年平均降水量仅21毫米,属于典型的沙漠气候类型。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据记载,最热的2月份,月均温为22℃,最冷的8月份,月均温15℃,这样的气温条件在海拔高度不大,而且又比较靠近赤道的地区是不多见的,利马虽然降水少,但在冬季却多浓重湿雾,空气湿度往往高达90%。由于雾气湿重,空气中弥漫着悬浮的小水滴,人们在露天逗留的时间久了,衣服也会感到潮湿,故而秘鲁人将它“毛毛雨”。奇特吧?
利马市区范围很大,旧市区在西北边,距离机场最近,古迹建筑均集中在此。新市区在东南边,新的旅馆、银行、商业中心都集中于此,所以是比较好的住宅区域。夜生活最热闹的是San
Isidro,由新市区沿海岸继续向东南行的区域。最适宜居住的区是Miraflores(看花区)和Surco区,这个区公园很多,且管理到位,常年绿草茁壮,鲜花盛开。
利马老城的建筑仍保持西班牙的建筑艺术风格特色。圣马科斯大学是秘鲁全国最有名的高等学府,于1551年建校,是美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
利马市内交通拥堵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20年前,市政启动了海滨大道(Costa
Verde,绿色海岸,海拔2米左右)、高架快速路和地下快速路(Paseo De La
Republica)三项利民工程,其中海滨大道的一部分和地下快速路完成后,给利马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但由于差钱,高架快速路(Aviacion)目前仍是个半拉子工程,部分高架路面和桥墩经风吹日晒已不堪入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