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霍克尼——画画让你看得更用心,看得更多,记得更多
标签:
谷励儿童艺术波普艺术大卫·霍克尼当代艺术照片拼贴 |
分类: 艺术大师系列 |
http://s1/mw690/005IxYuwzy6QuzvRmM060&690
大卫·霍克尼(1932—)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1932年生于英国。1953年进入布雷德福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两年,尔后进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并获该院金勒斯奖,1966年在克斯明画廊举办个人画展。霍克尼1961年去美国,此后多次居住在美国并有自己的工作室,创作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杰作。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创作了大量腐蚀版画,其中《浪子的历程》最为杰出,受到艺术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多次到美国旅行,开始转向写实风格。代表作《更大水花》和《克拉克夫妇俩》,含有深刻的哲理,使人回味无穷。70年代任教于依阿华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
现代画坛很长时间为抽象艺术所统治,近20年来在绘画中又呼唤形象,追求可感性,于是有了新具象派。霍克尼的绘画一直重视具体形象,而且这些形象直接摄取于福利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如生活起居的室内,家族亲戚与朋友,这些人的生活细节与情绪变化。霍克尼早年追随汉密尔顿发展波普艺术,60年代波普艺术在美国为全盛时期,代表人物有利希滕斯坦和安迪·沃霍尔。他们的特点是以人们衣食住行的日用品为绘画对象,采用实物拼贴、环境设计的方法,物象是精细的、变形的,具有广告设计的性质,画面显示为冷漠超然的风格。数十年中霍克尼绘画都吸取这种波普艺术的特点,又创造性地融入他的绘画之中。他的画写实中略带变形,既有精细的照相写实,又有变形夸张的拼合,那种人与存在,人与社会细微奥妙的变化深藏在他的作品之中。
《克拉克夫妇俩》
大卫·霍克尼在近30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他矢志不渝地坚持探索照相机的多种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摄影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他的摄影拼贴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似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奇妙的世界,这一独特的形式被人们称为“霍克尼式”拼贴。“霍克尼式”拼贴是使用宝丽莱相机来对拍摄同一对象的不同局部,再拼合回原来的整体。受到相机的视场变形以及人手操作的影响,不同的局部照片之间不可能完美地对接,经常会出现重叠或者错位,甚至视角的偏移。霍克尼的拼贴不同于普通照片裁成数张小照片拼合的地方在于,“霍克尼式”的重叠和拼合,给人以奇妙的拼贴快感,而身为画家的霍克尼亦赋予拼贴作品绘画般的感觉。霍克尼的另外一些拼贴,则是采取类似接片的方式,连续拍下同一物体各个方向的照片,拼贴后形成鱼眼镜头一般的透视变形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大卫·霍克尼和物理学家查尔斯·法尔考越来越坚信,从安格尔、卡拉瓦乔以来,直到凡戴克及其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布鲁日圈子里的画家,无不借助于透视仪器(透镜、针孔、凹面镜)来创作。霍克尼在他2001年出版的《秘密知识》中,整理了这方面的所有证据,其中大多是基于法尔考对这些图画的数学分析。古代大师们助于透视手法这一公认事实不折不扣地成为艺术史研究动力轨。虽然拥护者众多,霍克尼和法尔考课题也遭到了群起非议。
http://s11/mw690/005IxYuwzy6QuzwyhES3a&690
http://s5/mw690/005IxYuwzy6QuzwIiPy84&690
http://s14/mw690/005IxYuwzy6QuzwQRiJdd&690
http://s1/mw690/005IxYuwzy6Quzx8JMs60&690
http://s12/mw690/005IxYuwzy6QuzxcJh9ab&690
http://s8/mw690/005IxYuwzy6QuzxnnqT57&690
http://s10/mw690/005IxYuwzy6Quzxvkbn49&690
http://s13/mw690/005IxYuwzy6QuzxAuaE1c&690
http://s10/mw690/005IxYuwzy6QuzxKpsdf9&690
http://s5/mw690/005IxYuwzy6QuzxYkUk44&690
http://s7/mw690/005IxYuwzy6Quzy7CAK86&690
http://s9/mw690/005IxYuwzy6QuzyOWjm48&690
http://s4/mw690/005IxYuwzy6QuAeiygrd3&690
http://s11/mw690/005IxYuwzy6QuAehQBY5a&690
http://s6/mw690/005IxYuwzy6QuAewU7j85&690
http://s9/mw690/005IxYuwzy6QuAeAopq48&690
http://s12/mw690/005IxYuwzy6QuAeKwCn3b&690
http://s1/mw690/005IxYuwzy6QuAeQwlG00&690
http://s6/mw690/005IxYuwzy6QuAf6JU105&690
http://s11/mw690/005IxYuwzy6QuAfcmLM7a&690
http://s13/mw690/005IxYuwzy6QuAfo4FK5c&690
http://s4/mw690/005IxYuwzy6QuAfAWsza3&690
http://s11/mw690/005IxYuwzy6QuAfDqxc2a&690
http://s7/mw690/005IxYuwzy6QuAfQUaaa6&690
http://s13/mw690/005IxYuwzy6QuAfZYfybc&690
http://s13/mw690/005IxYuwzy6QuAg5St6bc&690
http://s13/mw690/005IxYuwzy6QuAglrE87c&690
http://s6/mw690/005IxYuwzy6QuAjn5Zz75&690
http://s13/mw690/005IxYuwzy6QuAjO4KU0c&690
http://s13/mw690/005IxYuwzy6QuAjyEji6c&690
http://s14/mw690/005IxYuwzy6QuAjJit71d&690
http://s14/mw690/005IxYuwzy6QuAjxg6N0d&690
霍克尼语录:
“摄影那种观察方法有个问题,它是静止的,从这独立于身体外的眼睛看出去的东西都定在某个地方,这是得了麻痹症的独眼巨人的视角。”
“得回头去作画,回到鲜活经验的真实世界中去。中国人说绘画需要集中三种注意力:眼、心、手。我想回到手上。”
“我故意放弃了相机。我不想再通过相机来看东西了。不再有针孔了!不再有那些像幽闭一样限制人的边边角角了!”
“我一直在作画,画画让你看得更用心,看得更多,看见的也更多,记得更多。我意识到,这是个乐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