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型的概念详解图示

(2015-09-17 07:32:33)
标签:

股票

分类: 技术分析
 
 
分型的概念详解图示

1、顶分型定义
    顶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高点,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高的,其低点,也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高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顶分型。如下图一。
    上图中的前面三根K线,就是组合成为一个标准的顶分型形态,K线2的高点高于1和3,其低点,也高于1和3。
2、底分型的定义
    底分型:相临三根K线中,中间一根K线的低点,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其高点,也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低的,这三根K线的组合,就是底分型。
    上图中的后三根K线,就组合成为一标准的底分型形态,K线2的低点,是三根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且其高点,也是三根K线中高点中最低的。
    无论是顶分型或是底分型,第3根K线都是这个分型形态的关键一根K线。在顶分型中,3号K线的开盘价位,基本上能代表大部分顶分型的强弱,若在2号线实体部分的中下部开盘,显然走弱的概率就较大,若低开低走,以阴线收盘,且其最低点或收盘价低于2号K线的最低点,顶分型就确立。
    当然,顶分型的形成,并不必然代表向上一笔走势结束,有些较弱的顶分型,只是一个次级别的震荡,并最终成为中继形态,并继续向上运行。
    对于底分型,其第三根K线的意义与顶分型一样,第3根K线的开盘价位、盘中涨幅、收盘价位对第2根K线顶部距离,均有一定的含义,以后都会一一讲述。
3、分型区间
A、 顶分型的区间:
    是指第2根K线的最高点到1、3号K线中低点中最低的那个低点的距离。如下图二所示。已经开始进入震荡磨底期
B、 底分型区间:
    是指从第2根K线的最低点,到1、3号K线中高点较高的那个高点间的距离。如上图二所示。
    分型区间大小,一般与分型的强弱有关,分型区间大者,说明构成分型的三根K线均较长,或其中两根较长,或至少一根相对很长。区间小者,说明至少有两根小线体,或三根均较小,这时,此分型成为中继的概率就较大。
4、顶分型的下沿
    顶分型的下沿,是指形成顶分型的第1根K线的最低点。顶分型的下沿,是判断顶分型强弱的关键位置。如图三所示。
5、底分型的上沿
    底分型的上沿,是指形成底分型的第1根K线的最高点。底分型的上沿,是判断底分型强弱的关键位置。如图三所示。
6、分型的力度
A、 顶分型的力度:
    顶分型的力度,以顶分型的下沿是否被形成顶分型的第3根K线有效击破来判断。分为最强走势、较强走势、一般走势和较弱走势四种。如下图。
    最强走势:第3根K线为跌空低开并低走的大阴线,强力击穿顶分型下沿。收盘时阴线的跌幅越大,力度越强。
    较强走势:从第2根K线的中下部开盘,且收盘以中大阴线击穿顶分型下沿。
    一般走势:第3根K线最低点在顶分型下沿附近。
    较弱走势:第3根K线最低点在顶分型的下沿之上。离下沿越远,力度越弱。
    顶分型的第2根K线在力度判断中也很关键,比如长上影线、长十字星、浪高线形态的,这种顶分型形态力度也较强,当然,再与第3根K线进行组合判断,就更加明显。由于实例图谱一种找一只的话,也相对较多,就不再一一举例了,大家可以自己找一些对照。
B、 底分型的力度:
    底分型的力度,是以底分型的上沿是否被形成底会型的第3根K线有效击穿来判断。也分为最强、较强、一般和较弱四种。如上图。
    最强走势:第3根K线为跳空高开高走的大阳线,并强势击穿底分型上沿。收盘时阳线涨幅越大,力度越强。
    较强走势:第3根K线从第2根K线的中上部开盘,并以中大阳线收盘,且击穿底分型上沿。
    一般走势:第3根K线收在底分型的上沿附近。
    较弱走势:第3根K线收在底分型的上沿之下。离上沿越远,力底越弱。
7、分型常见形态
    无论是顶分型或是底分型,均有四种较常见形态:
   (1)标准形态(2)左侧跳空(3)右侧跳空(4)左右两侧跳空 
    具体图形形态参看上图。其中右侧跳空和左右两侧均跳空的顶分型或底分型,均是力度较大的分型形态。同样的道理,由于形态较多,一种找一只实例图谱,也显得图形态较多,不再一一举例,也自己找吧。
8、分型形态的多空较量
    上图左侧是由1、2、3根K线构成一个顶分型形态,右侧是其K线当天盘中对应的走势,1号K线是低开下探后上攻的线型,石侧01是它对应的高低点,当天遭到空方第一次打压,收盘带上影线,相当于右侧的12线向下走了一点儿。第二天空方继续发力,低开下探,12线走完,然后多方展开反攻并冲到最高点,23段走完,收到时仍遇到空方反扑,再度收上影线,相当于34段向下走了一小截。第三天空方继续强势同,竞价低开,相当于34段走完,然后多方发力,但只能使3号K线收出上影线,相当于45段完成,然后空方再度发力,一举将股价打压到3号线最低点,56段走完。尾盘多方再度反扑,但已经力不从心,只能使3号线收出一个小小的下影线。
    顶分型形态,代表多空双方经过了三次较量,最终以多方失败告终。当然,右侧图形态属于常见的头肩顶形态。
    只画了一个顶分型形态的多空较量图,建议大家,在能理解后,画出底分型的多空较量图来。

 

分型的包含关系
    包含关系是指相临的两根一大一小的K线,线体较小的那根K线的交易区间完全在那根较大的K线的范围之内。另外还有两种特殊的包含关系,一是两根K线顶部最高点相等,其底部一高一低,另一种是,两根K线的底部最低点相等,其高点一高一低。

http://s3/mw690/001ITpvBty6Vs6C65Uub2&690

    K线的包含关系只以上图中两种基本形态,对于变异出来的一字线或等高等低线,并不太常见,按定义来就行了。有包含关系时,是不分阴线或阳线的。
1、上升K线包含关系的处理
    上升K线,是指先后两根或两根以上根K线中,相临两根后面一根的最高点高于前面一根的最高点,且后面一根的最低点,也高于前面一根的最低点,这种组合形态,就是上升K线。上升K线一般只在画笔过程中,其K线数量相对较少时,才进行包含关系处理,主要是怕其处理后不足五根非相互包含的K线,不能构成一笔。

http://s13/mw690/001ITpvBty6Vs7mOIwI0c&690

    上升K线中,若出现包含关系,处理时,从这根呈现包含关系的K线向前看两根,若前面这两根呈上升K线,就按“取高高”处理,就是取两根K线中高点中最高的当成新K线的高点,而低点中最后的,当新K线的低点。比如下图中的左图,第4根K线走出来之后,与前面的第3根有包含关系,这时,从第4根K线向前看两根,2、3呈上升K线形态,那么,处理时,就取高高,就是高点中较高的4号K线的高点当新K线的高点,低点中较高的3号K线的低点当作为新K线的低点。
2、下跌K线的包含关系处理
    下跌K线是指先后两根K线,后一根的最高点低于前一根的最高点,而后一根的最低点也低于前一根的最低点,这种K线组合形态,就是下跌K线。下跌K线也只是在画笔过程中发现K线数量相对较少时才进行包含关系处理,若处理后不足五根非相对不包含的K线,且不成笔,若够,则成笔。
    下跌K线处包含关系处理方式按“取低低”原则进行。如下图右图中,3号K线走出来后与2号K线有包含关系,这时,从3号K线向前看两根,1、2呈下跌K线,处理时,就即低低,就是取高点中较低的3号K线的高点当成新K线的高点,而低点中较低的2号K线的低点,当作为新K线的低点。
    上升K线包含关系处理,就用取高高原则,相对简单,不再给实例图谱。下面给大家一个在中国证券史上都比较牛B的下跌过程中包含K线的特例。2013年8月16日光大乌龙指事件,下图是当时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谱。
    上升过程中或下跌过程中有包含关系K线时,处理起来相对较为简单,且是在形成笔的过程中K线个数较少时才处理,较多时就直接略过此步骤的。只好大家记好,上升过程,就“取高高”,下跌过程,就“取低低”就行了,非常好处,也非常实用。对于上升过程包含关系处理,就不再给出实例图谱了,下面给一个非常牛B的下跌过程中包含关系的处理实例图谱。
    下图是2013年8月16日中国证券史上最出名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当天的K线形态。

http://s1/mw690/001ITpvBty6Vs7AqJK8f0&690

    上图中2与3有包含关系,取高高处理,得出的新K线与1和4形成顶分型。5号线就是光大乌龙指当天的K线,长长的上影线,当然与4号线有包含关系,4与新3相比,属下跌K线,所以此包含关系处理时要取低低,即取高点中较低的4号线高点为新K线高点,低点中较低的5号线的低点做为新K线的低点,所以,把这根长上影线一下子截掉的差不多了。
3、 分型构造中的包含关系处理
    分型构造中的包含关系的处理方法与上升K线或下跌K线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从出现包含关系的那根K线向前看两根,若前面两根呈上升K线关系,就取高高。若前面两根呈下跌K线关系,处理时就取低低。
A、顶分型构造中的包含关系处理

http://s10/mw690/001ITpvBty6Vs7JcaBb39&690

    对于上图中第一个图,1、2、3、4四根K线显然是构造顶分型过程中的,且2号K线和3号K线有包含关系。从3向前看两根,1、2两根呈上升K线关系的,所以,处理时取“取高高”原则,即取两根K线中高点较高的3号K线的高点为处理后新K线的高点,两根K线中低点中较高的2号K线的低点,作为处理后新K线的低点,画出一个新的K线a。
    第二个图中的包含关系与第一个图略有不同,上一个图是后面的3号线大,包含了前面的2号线,这种形态叫怀抱线。第二个图中的是2号线大,包含了较小的3号线,其组合形态叫孕出线。这时也是从出现包含关系的3号线向前看两根,1、2号线仍是上或关系,仍采用“取高高”原则处理。
    对于上图中的第三个图的多重包含关系,处理起来感觉上是略显麻烦,其实,只要想一下K线“生”出来的先后顺序,处理起来出就不麻烦了。我画的是2、3号有包含关系,3、4号也有包含关系,且2、3处理后的新K线也与4号有包含关系。但只要掌握了K线的先后顺序,从先出现包含关系的那根K线向前看两根,若前面的两根呈上升关系,就取高高,若呈下跌关系,就取低低。例如,3号K线收盘后,与2号线有包含关系,3号线前面两根是上升K线,那就取高高处理,处理出来的新K线为2号的低点和3号的高点,然后再用这根新K线与4号线处理,从4号线向前看两根,是看1号线和23号线形成的新K线,仍是上升关系,后面处理时仍取高高,那最终的K线就是由3号线的高点和4号线的低点形成。
    还有一些特殊的包含关系,只要记着,在顶分型构造中是取高高,且按照K线长出来的先后顺序依次处理,都能迎刃而解。下图是002577雷柏科技多重包含关系的处理,摒住气,别晕菜。当在,90%以上的分型没有如此复杂,所以,也不用怕。

http://s8/mw690/001ITpvBty6Vs7TGVOnd7&690

    包含关系的处理,主要是初学者可能显得较难,掌握了方法之后,要多练习,熟能生巧。且到后面,我们会讲到,只要K线足够多,没必要一个一个的处理,搭眼一看,找到最高点,这儿应该有顶分型,找一个最低点,这儿当有一个底分型。然后画笔,画线段,画中枢就行了。所以,没必要有畏难情绪。
B、底分型构造中包含关系的处理

http://s8/mw690/001ITpvBty6Vs80XvRd07&690

    对于上图中的三个图均处于底分型构造过程中。第一个图中的1、2、3、4四根K线,2和3有包含关系,组合形态为怀抱线。从出现包含关系的3号线向前看两根,1、2号线是下跌K线形态,那么,2、3号包含关系处理方式为“取低低”,即取2号线和3号线中低点中较低的3号线的低点为新K线的低点,取它们高点中较低的2号线的高点为处理后新K线的高点。
    第二个图2号线和3号线有包含关系,组合形态为孕出线。前面是下跌K线,处理时也是按取低低原则处理。即2号线的低点和3号线的高点。
    第三个图的五根K线,2号线包含3号线,从3号线向前看两根,是下跌K线,所以处理时取低低,3号线与4号线没包含关系,但2、3取低低处理后形成的新K线却与4号线有包含关系,新K线与1号线仍是下跌关系,所以后面的包含关系仍取低低处理。底分型包含关系处理实例给一个简单一些的,省得大家继续晕。

http://s4/mw690/001ITpvBty6Vs8d6y6D43&690

分型的分类
    分型分为中继分型和转折分型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中继顶分型 2、转折顶分型 3、中继底分型 4、转折底分型 5、确认顶分型 6、确认底分型 六小类。
1、中继顶分型:
    是指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形成一个定义中的顶分型之后,股价却没有下跌,而是稍事震荡继续上涨,这种顶分型即为中继顶分型。它的实质是形成次级别中枢的一笔上涨的一个小顶。
2、转折顶分型:
    是指股价经过一波的上涨(实为一笔,因此时尚没讲笔,故仍按传统叫一波)之后形成顶分型,并由此顶分型开始一波下跌过程。这种顶分型即为转折顶分型。实质是此波与前同向一波发生背驰或盘带背驰,或内部次级别发生背驰或盘整背驰。
3、中继底分型:
    是指股价经过一波下跌之后,形成了定义中的底分型形态,却没有发生转折向上,稍事震荡后,继续下跌,这种底分型即为中继底分型。实质是形成次级别中枢的一笔下跌的小底。
4、转折底分型:
    是指股价经过一波下跌之后形成了底分型,并由此底分型开始一波上涨过程,这种底分型即为转折底分型。实质是该波下跌与前一波下盘形成背驰或盘整背驰,或此波内部次级别发生背驰或盘整背驰。
    关于中继和转折顶底分型,由于前面在级顶分型和底分型的实例图谱时,已经有相关图形态图谱,这儿不再给实例了。给一个画的。

http://s2/mw690/001ITpvBty6Vs8p9zEt21&690

5、确认顶分型:
    是指在转折顶分型之后,相隔不远的几根K线,就再度形成一个定义上的顶分型,只是这个顶分型要低于前面的转折顶分型,由此顶分型开始,股价开始一波快速下跌。确认顶分型有时不止一个,它是次级别震荡所形成,若两个以上,刚是次级别中枢的两个小顶,可以以打横笔画过。

http://s15/mw690/001ITpvBty6Vs8uhXhI0e&690

6、确认底分型:
    是指在转折底分型之后,相隔不远的几根K线,再度形成一个定义上的底分型,但这个底分型高于前面的转折底分型,股价由这个底分型开始快速上涨。确认底分型有时也不止一个,它是次级别震荡所形成的,若两个以上,刚为次级别中枢的两个小底。

http://s12/mw690/001ITpvBty6Vs9y1Kll5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