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以爱之名,给孩子爱的负担
(2015-08-17 16:22:33)
标签:
情感故事美文 |
这个季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或许是最快乐的,尽管烈日当空,但这毕竟意味着长久的两个月的暑假。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尽管阳光明媚,也散不开许多人心中的阴霾。
毕业意味着许多,诸如结束、开始、分离、盼重聚。你前景光明,我一片迷茫。这些问题夹杂着或伤感或愉悦,纵使百感交集,也终究能自我努力调整和解决。唯有一个带着强大阻力的问题使我们举步维艰,它的力量大到可以动摇我们每一个人,且在与这股力量作抗衡的时候我们自己会不忍心,甚至会被外界贯上“不孝”的罪名。这个问题叫:“我爸妈希望我……”
我并不确切地知道自己身边有多少正在经历这种痛苦抗衡的朋友,但我知道有的早就妥协了,有的却还在坚持。妥协的有他妥协的理由——“不然我还能干嘛?”坚持的有她坚持的原因——“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不想老了的时候后悔。”我尊重,也理解妥协的,但我却只支持坚持的。
“我爸妈希望我……”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爸妈希望的,是你希望的吗?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叛逆父母?你觉得难以抉择,K也是。
K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她可以说是出身“教育世家”。她的父母,前者是老家当地某个学校的校长,后者是数学老师。而她自己,是个师范生。正如毕业前一年她所决定的一样,她父母也同样希望她毕业后回老家当老师。按她父母的话说:“只要你回来,保证你做正式老师,不用代课,薪水可观,生活绝对好!”按她自己的话说:“我的两个弟弟都在城市读大学,很明显以后不会回老家的,我们也不希望他们回。作为家里的大姐,唯一的女儿,如果我回家,就可以照顾我的爸妈,我不能放他们两老自己生活。”这样的话听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替她父母感到欣慰。于是,这样的她和雄心壮志留在城市打拼的男朋友,因为方向的不同,分手了。一切似乎就这样定下来了。直到一年之后毕业的前夕,她改变了主意,倒不是改变主意不分手,而是决定也留在城市。她说:虽然回去意味着稳定,但十年后可能我的同学朋友早已在城市稳定下来,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我不甘心回老家每个月固定拿那几千块钱的工资,生活寡淡无味。K说:“就算是错的,我也要去错一回。”
于是她去跟父母说了她的想法,得到的回应是一顿骂。K尽管多次打电话尝试与他们沟通,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可总是事与愿违。她的父母死咬一句:你必须回来!不管K如何苦苦哀求都无动于衷,甚至放话说:“如果你坚持在外面,你就可以去死了。”K父母的态度一直如此强硬,可不是按照剧本上写的:一开始好言相劝,多次被女儿拒绝后才愤怒不已,开始各种威逼利诱。K父母在愤怒的同时还一直怀疑K是不是没拿到毕业证所以不敢回家,甚至在打电话的时候骂她贱,说她之前故意不认真准备上岗考是因为对“不回家工作”这件事早有预谋,总之极尽难听之辞。K哭着发微信跟我述说,我也只能是支持鼓励她去做自己想做的,千万不能顶不住这些压力就一时妥协,以免到时后悔一生。K说:“我只是想找个支点,一个人太累了。”
在K父母身边的同样为人父母的朋友,都和K父母是“同个鼻孔出气”,煽风点火激得他们更是坚定了要K回家的信念,进而更加逼迫K回家。要么不打电话,一打电话就是开骂。K很心疼,常常无助地想,为什么在自己想做些什么的时候,最亲的亲人却如此不支持她。K说:“如果我爸妈身边的朋友有一个是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话,哪怕一个都好,或许他们就不会这么强硬了吧。可是一个都没有。”
我不知道这种不被亲人支持的失落感你是否也能懂。我替K感到难过,更替K父母感到悲哀。这是一种无知与强权的悲哀,它是一场道德绑架,甚至可以说侮辱了父爱母爱的伟大。这只不过是一个女儿想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想靠自己能力去打拼,却被自己的父母骂“可以去死了”,想想都委屈。我开始了我的“煽风点火”:你去把合同签了,机会不等人。先把工作机会拿到手,放心去工作,大老远的他们拿你没办法。就算他们跑来城市,你坚持不回,难道还绑你回去不成?我知道K是那种有时候做事需要别人推她一把的人,所以我的“煽风点火”似乎起了很大作用。果然,K说:“我就是需要有人推我一把,现在我又充满了力量,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毕业后的这一段时间里,K一直住在姑姑家,每天都在期待父母的电话,期待他们的一句同意,就算是冷冷地说声“随你的便”,都能燃起K的希望之火。可她盼啊盼,听到的总是那些害怕听到却早知一定会听到的辱骂。K一直是个很活泼的女孩儿,可她毕业后发的朋友圈却总是那样消极,让人仿佛能看到笼罩在她头顶上那挥之不去的乌云。她说“特别难搞的日子笑不出声来!”我评论:只要死不了就笑出来。
几天后我在微信上找K,问了一下情况。僵局并未得到缓解,电话内容依旧是骂声,她依然难过,却决不妥协。
故事还没结束,因为僵局仍旧是僵局。
我最后对K煽了煽风:“你不用再跟我讲你爸妈如何如何不理解你了,我希望你自己也不要去想这些。此刻你的妥协不代表你孝顺,只说明你懦弱。所以,千万别放弃。”
我相信像K这样毕业第一关面对的不是社会而是父母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他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们想全心追寻自己的梦想,却不得不分心于父母的阻拦和安排。其实,自以为孩子只有听从自己安排才能过上好日子的父母真的是爱孩子吗?还是那只是一种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怪异心理在作祟?有太多父母自欺欺人地说着“我一切都是为孩子好”,然后帮他们决定着他们的人生。收起你们那支“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子吧,你们只知道在向全世界表现你们扭曲的父爱母爱,却不知道你们是在剥夺孩子的全世界。稍微停一停,问问你们自己吧,你们给孩子的,是他们想要的吗?千万别以爱之名给了孩子爱的负担,他们承受不了。就算承受得了,你也会发现他们寸步不能行。若是这样,还不如放手让他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他快乐了,你不也快乐了吗?
文:流离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