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2016-11-11 11:13:23)
标签:
教育 |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流程
1.提出问题,确定方向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圆、认识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关于圆,请你提问。
预设:圆的面积怎么求?
评价语:你提的问题很好,我们研究过长方形的类似问题。
师:我们要研究圆的其他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圆。
2.制造工具,揭示本质
师:在很久以前,应该是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仰望带给大地光明和生机的太阳,开始仰望神秘而又美丽的满月。他们抽象出一种图形,就是——圆。
师:请和我们以前的图形比一比,圆和它们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圆是一种什么图形?
预设:圆是一种没有角的图形。
评价语:圆是一种没有角的图形。
师:我们的祖先也许觉得圆很美丽,也许觉得圆很神奇,他们开始尝试画圆。想一想,我们的祖先最先想到的是怎么画圆?
预设:学生徒手画圈。请一名同学来画。
评价语:大约和我们四五岁时初次画圆差不多。
师:就这样,他们老是这样画,老是画不标准。有一天,有个善于思考的祖先他发现了一件事。他把他的狗拴在木桩上,这个狗很着急,不想被拴住。它使劲往外扯绳子,绳子被扯的直直的,而且还边扯边转绕木桩转了一圈。这个人一看,地上的脚印是多标准的圆啊!他有点醒悟了,他想到了画圆的好办法。猜一猜,他受此启发,怎么画圆?
预设:拇指固定,食指旋转一周。
师:我怎么觉得这几种画圆方式和狗画圆一个样?是哪儿一样呢?
预设:都是一端固定,一端旋转。
师:它们都可以看做一条线段,一个端点固定不动,另一个端点旋转一周,旋转中线段时间保持不动,留下的痕迹就是圆。
3.使用工具,继续探索
师: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不知道谁就造出了专门画圆的工具——规,有图为证,女娲娘娘手中所拿的就是规,也就是早期的圆规。规者,正圆之器也。又过了很多年,终于有了咱们手中的圆规。
师:请看屏幕,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师:圆规画圆的步骤是什么?谁来边演示边解说。
评价语:这小老师做的怎么样?
师:用圆规把圆画标准,要注意什么?
评价语:失败很重要,我们从失败中汲取营养,慢慢走向成功。
4.为圆命名,研究特征
师:研究长方形的时候,我们给长方形的边命名为长和宽,因为长和宽决定了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周长和形状。那对于圆来说,什么很重要呢?
预设:固定点很重要。没有固定点我们很难画出一个圆来。
师:这个固定点很重要,它还决定了一个圆的位置,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圆心,用大写字母O来表示。
预设: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个圆的大小。
师:请观察这个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指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呢?也就是说,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这条线段很重要,我们把它叫做半径,通常用r来表示。
师:半径的端点在哪里?同一个圆中,半径有多少条?决定圆大小的是哪条半径?
预设:半径有无数条,每条都相等。
师:毕达哥拉斯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圆的美,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对称,请拿出圆片,研究研究是不是?
预设:圆是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都过圆心。
师:看看这些折痕有什么特点。
预设:无数条,都同样长。
师: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直径,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师:判断:在一个圆中,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师:直径可以决定一个圆的大小吗?
预设:可以,因为d=2r。
5.圆的应用,深度升华
师: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圆?
预设:车轮,杯口,摩天轮等。
师:你想过为什么要把它们做成圆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