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团结湖参考
团结湖参考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3
  • 关注人气:2,9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前一步是幸福,回头一看丢工作

(2019-03-09 08:23:06)
标签:

杂谈


为了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我翻出了《时时刻刻》来看。这部女性主义电影,用维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串起不同时空的三个女人的心灵史。作家伍尔夫本人濒临精神崩溃,终身与被束缚感缠斗,直到沉河自尽;20世纪50年代,小说的读者、家庭主妇劳拉,因为琐碎的家庭生活痛不欲生;20世纪末的女性克拉丽莎,和小说里的达洛维夫人同名,过着达洛维夫人式的生活,并心甘情愿陷于琐碎,却依然孤独忧伤。


消费主义社会里,妇女们的彷徨,似乎能轻易被买买买消解。电商们鼓噪起来的“女神节”、“女王节”,用貌似恭维的词汇替代了被妖魔化多年的妇女二字,顺便把“劳动”的意义也扔到了远处。君不见,某宝最带货的男性美妆博主,老喜欢号召广大妇女让老公买口红、用口红征服男人。我喜欢口红,而且不反感男孩子梳妆打扮,可既然你这么摩登,思想要不要也跟上时代?


消费主义的诱惑,让人很自然地想起波伏娃的警示,“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达到极乐”,或者亚裔美国脱口秀演员黄阿丽的调侃,“我不想向前一步,我只想向后躺下”


不得不承认,女人的确不时想“躺下”。有时候是因为,想向前一步,前路道阻且长。


这个妇女节前夕,媒体报道了曾在上海某个科技公司工作的吴女士的维权故事。吴女士入职半年之后,结婚并发现怀孕,婚假之后又请假休养产检,被公司认定旷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官司没什么争议,依照法律,法官当然判企业输。


有趣的是舆论的反应。好歹是妇女权益保护的正面案例,人们所受到的鼓舞却完全掩不住忧虑。有人担心,这恐怕会让女性在职场上的处境更糟糕、更尴尬。


吴女士应聘时对公司承诺,几年内不会结婚生子,毕竟连男朋友都没有嘛。公司这才打消“顾虑”,录用了她。可是不到半年,幸福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吴女士的生活往前迅速踏了一大步,回头一看,工作没了。公司在上诉时称,吴女士违反诚信原则,法官自然不支持,这类承诺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可谁知道,老板们会不会因此更加不信任女性应聘者呢?


2月18日,九部门发布了一个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其中明令禁止招聘时询问妇女的婚育情况。规定是好规定,但女性求职者依然会弱弱地问:管用么?


通知出台不久,就有自称女性HR的网友给女求职者“忠告”:主动交待婚育状况吧。守规矩的企业当然不敢问,可是如果你沉默,对方心里没底,很可能干脆直接给你发拒信。


时至今日,成为劳动妇女、自己挣钱买口红,竟然还可能是条不平坦的路。


华南师范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董志强在评论“招聘禁止询问妇女生育情况”时说,判断一项法规能不能达到意图时,经济学家更多不看动机,而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激励。所以相对于正面禁令,他更倾向于隔山打牛,比如推广男性生育假。


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而且,法律法规更多只是兜底,无法独自扛起平权的大旗。就说吴女士,她其实有点“幸运”,公司违法得赤裸,辩解得又无力。如果走点迂回路线呢?比如,给少量赔偿,让怀了孕的女员工“自愿离职”。赢了官司的吴女士,得到的是7000元赔偿金和一千余元的工资差额,于个人或许还算安慰,对企业而言,谈得上多少惩罚和警示呢?和雇佣怀孕生育的女员工造成的“损失”,或者企业认为会造成的“损失”相比,孰轻孰重呢?法院依法裁决,无法苛责判决结果,企业算计逐利、考虑成本和效率,不够人道却自有其逻辑。最后承受代价的,还是个人权利。


为什么企业那么计较女员工生孩子这档事儿,本身是个被选择性忽略的问题。生了孩子要休产假、育儿可能会影响工作是显而易见又浮于浅表的解释。生育是一个家庭的事,为何只有女人会被面试官打探生育情况呢?育儿也是一个家庭的事,为什么往往是女人“耽误工作”呢?在给出任何答案之前,先想想,那些理由是不是理所当然的。


真要维护平等,需要法规、观念和福利制度之间更良性、更有效的互动。你想啊,如果社会默认女人的天职是“主内”,女人在职场上怎么可能获得足够的信任?如果企业违法代价低廉、守法成本高昂,谁还会不折不扣维护女性权利?如果男性陪产假休得浮皮潦草,育儿假也落不到实处,那么宣扬育儿是男女双方共同的责任,怎么可能不沦为一句凌空高蹈的口号?


这终究是涉及到包括社会福利改进、公共财政支配以及降低企业负担等诸多元素的公共话题。让我最感到遗憾的,不是问题之难解,而是很多人将讨论的重点引到质疑私德上。比如,在承认企业违法的同时,斥责吴女士这样的求职者是“说谎骗婚假”,就显得过于理中客。求职者为什么要做这样违背人情和常理的承诺,你们心里没点数么?互相埋怨、冤冤相报的姿态,踏不出公正的路,只会纵容苟且。


为什么要在妇女节看一部描述女性内心痛苦与挣扎的电影呢?因为在不公平的性别结构之下,女人的束缚感是“时时刻刻”的。尽管有骨气的妇女都自己挣钱买口红,但那不过是一点肤浅的安慰罢了。苛刻仍在,诱惑不减,“向前一步”还是“向后躺下”,或许只是一瞬间。


(文/张静雯)


向前一步是幸福,回头一看丢工作

微信号:Talkpark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等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