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团结湖参考
团结湖参考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3
  • 关注人气:2,9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有担当,治霾就有互信

(2018-09-11 19:20:15)
标签:

杂谈

跨年前后,北京经历了时间最长的空气污染橙色预警时期。这段日子,生活在北京的人普遍感到很难熬。当然,承担雾霾治理责任的各级政府官员同样很不好过。继环保部长陈吉宁面向媒体表达内疚自责之后,1月7日,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再一次公开谈及雾霾治理。他邀请16位媒体、企业、市民代表和他一起“加班”,到市政府参加交流座谈,并解答了公众关于空气污染治理的若干疑问。从多家媒体的报道看,蔡奇代市长表现了他一贯的温和、坦诚与担当。他表示,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看空气质量指数,对持续雾霾“深感不安”。这样的讲述,让公众感受到了“呼吸与共”的真实意味。


交流过程当中,也有媒体提到了相当“敏感”的问题。比如央视记者提问,北京对大气污染治理投入不断加大,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这个问题的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北京人的疑问。在政府投入很大,并且数据显示雾霾治理取得了成效的同时,公众对空气质量的直观感受并没有变得更好,这是为什么?


应该说,任何直观的感受,与科学意义上数据的测量,往往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前几日,环保部长陈吉宁也解答了类似的问题:“冬季空气污染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没有什么改善。”话说白了,尽管从全年数据看,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多数地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当供暖季到来、气象条件不利时,就容易出现“爆表”的情形,而“爆表”是最影响公众直观感受的。蔡奇在谈到雾霾治理的四大难题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冬季污染治理难度大。把难题摊在公众面前,有利于排疑解惑,也让人们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越治越污”的说法。


正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所说的,不能因为一两次重污染天气就失去信心,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京津冀地区治理雾霾的难度比其它地区要大得多。冬季供暖会加大排放,尤其是大量散煤的使用会导致空气质量持续变差。由于产业结构长期失衡的原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煤炭消耗、污染物排放方面比例很高。蔡奇所提到的“硬骨头”,其实就是雾霾治理需要攻坚的地方,比如重型柴油车的污染控制差强人意,城乡结合部的环保监督力度不够等。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为政府的治霾工作找准了方向。


此外,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治理还有一个联动和同步的问题。让人印象很深的是,石家庄前不久开展了“利剑斩污”攻坚行动,试图用开大招的方式,完成比较好的年度治污数据。遗憾的是,区域性“利剑”与红色预警迎头对撞,尽管石家庄关停了很多污染物排放大的企业,但由于雾霾的迁移和堆积,当地还是没能避免“爆表”的局面。如果不能建立高规格、高灵敏度的区域治霾协作,哪个行政地区都很难避免这样的窘境。


治霾既要依赖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更要看全体社会成员的行动与决心。雾霾持续不散的时候,一些人容易产生失望和埋怨情绪,这样的应激心理不难理解。但如果因为悲观而消极等待,因为消沉而盲目指责,只会消弭整个社会为治霾而做出的努力。从历史经验看,每个成功走出环境污染困境的国家和地区,政府治理与社会参与均不可或缺。社会参与不光体现在言论上,也表现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减排方面的身体力行。与其悲壮地呐喊,不如表现出更多的理解,贡献出自己的菲薄之力。


雾霾治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社会互信。环保大当家和地方政府一把手走出来,尽可能回答公众的疑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甚至可以说,当人们看到政府摆出的各项治污措施和数据时,确实是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抚慰的。无论你的直观感受多糟,但现实可能比你想象的好一些。你以为政府官员可以呼吸到别样的空气,甚至对公众的疾苦漠不关心,那真是一种错误的想象。在雾霾来临时,地方官员的压力其实比普通人大得多。只有政府治霾的成绩不被漠视,公众的意见得到耐心的倾听与反馈,治霾方能形成一股合力。


去年年底,北京启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时,蔡奇代市长和九位副市长全体出动,深入北京各生产、运营一线督促检查空气污染应对措施及落实情况。这种前所未有的行动并不是做姿态,而是承担政府在雾霾治理方面“应尽的责任”。此次橙色预警期间,北京有关方面深夜回应公众关切,表示正在部署中小学校、幼儿园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试点工作。这些主动的措施和安排,表现的都是对治霾责任的担当。


治理雾霾如同滚石上山,既需要耐心,更需要合力。为了更洁净的天空,为了更恬静的呼吸,让我们放下悲观,担负起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文/南木)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等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