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团结湖参考
团结湖参考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87
  • 关注人气:2,9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拆不穿 | 周末侃

(2017-02-05 08:10:13)
标签:

杂谈

自打十几岁起,过年这件事就给不了我多少兴奋感了。或许是因为胎生的孤僻性格,我不喜欢热闹,不爱宏大的歌舞表演,少女时代过去之后,对甜腻食物宗教般的热情也日渐消退,关于春节的浅表符号都不再吸引人。


好在节日的内核不那么容易被外在的浮夸包装消解,源自于情感的温暖还在,春节的仪式感就有所依托。人们调侃说,春节期间最让人闹心的是喋喋不休帮你操闲心的远房亲戚,以及发了横财的隔壁老王。其实吧,城市青年对他们嗤之以鼻,并不是高冷,而是因为此间的温情太少,俗套太多。

估计谁也没想到,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贯穿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至今还余音绕梁。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咎由自取,这没毛病。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微不足道,惨烈的结局多少带有宿命的味道,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

那个倒霉的游客穿越了两道围墙、一道铁丝网,将自己暴露在了纯天然无添加的丛林法则中。那里的老虎可不是动物故事里被文明驯化了的“城市公民”,弱肉强食是本能。万物相安无事的安稳环境和必死无疑的险地,就隔着两道围墙、一道铁丝网的距离,想想这点,或许你就能体会我所说的“宿命感”。

安全与危险,甚至生与死之间,也许仅仅隔着一点点贪欲、一点点头脑发热。我总觉得,针对死者“不守规矩”的训斥,未必都是出于正义感,恐惧感恐怕更多。扪心自问,再克己的人都会有不安分的时候,只不过多数时候总觉得不会有严重后果,也就没了敬畏。人们不想承认这一点,但那个贪图便宜丢了性命的倒霉蛋无意中拆穿了这个事实,所以才会在身后引来暴风雨一般的责难。

大年初三,济宁城管加班加点,上街撕了商铺贴在店门上的春联福字。至于大过年的干嘛要跟春联过不去,城管给出的解释是,春联造成了“安全隐患”,以及“视觉污染”。我盯着“视觉污染”四个字看了30秒,忍着没去分析说这话的人是什么星座的。

严肃一点,张小姐。你看人家的态度就很严肃的,忙活这么一阵子,是要“移风易俗”,维护了“文明、洁净、清新”的城市环境,而且还得到了拥护和支持呢。

老实说,这种喜感满满的新闻,我们见得多了,要说有多大公共危害还真不至于,膈应而已,依我的性子,呵呵了之就过去了。可瞎折腾被包装得如此正经又精致,仿若在脑门上贴着“不要拆穿我”,这姿势成功勾起了我的逆反心理,偏要戳破它:分明就是操闲心嘛,谜之洁癖和权力任性一拍即合,个中荒唐一拆就穿。“移风易俗”、“维护市容”之类的说辞,看得人很是尴尬。

执法者“手痒”乱作为经常奔着搞笑的路线去,可说起来也无奈,每过一段时间,类似的案例就要见诸报端。

一拆就穿、却又屡拆不穿的,还有坊间一言不合就大宴宾客的“风俗”。“母猪下崽儿都要办酒”、“买了新衣服也要请客”这种猎奇的标题,去年这时候我就注意过,压根就不算是新鲜出炉。这些当然都该归档到“奇葩”的文件夹里,可有些地方的人不堪人情往来的烦恼,倒是事实。

“人情往来”是个顶有趣的概念,这个词的词眼明明是“情”,但事实上,“人情往来”好像跟“情”最没有关系。是个由头就能大办一场,一堆原本就不怎么相干的人聚到一起,恐怕到头来也搞不清在庆祝什么。你来我往渐次“加码”的礼金,说是调节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利益交换,还自带争面子的攀比画风。这一切包裹在“情”的伪装下,也是挺醉人的。

说起来神奇,一些俗套的都市小说,跟这路数就挺像的。男女主角一番矫情折腾之后终于走到了一起,看似是真爱战胜了一切,但大团圆结局往往有铺垫,比如原本穷困潦倒的男主角突然变得有钱了,比如原来肥胖颜值低的女主角不知道咋就变漂亮了。哎,都是套路,都有价格,“真爱”不过是伪装。同理,“人情”里愣要踅摸“真情”,这不自找尴尬么。

倒不是没有人试图拆穿人情里的伪装,比方讲“限桌令”之类的行政干预就是这样的努力。也是没想到,“限桌令”这样的新闻会被唱成“四季歌”,这几年每到春节前后,都要被拿出来讨论一番。行政手段干预民间陋习,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思路,但有时候我忍不住对此生出深深的同情。禁令年年唱,想必很辛苦,却也很尴尬:禁令年年都是新闻,本身就说明革命离成功还远。

原因说穿了也不复杂,如果精神是空虚的,情感是冷漠的,那必定得靠浮华的表象来填补。任你的规定细致到多少岁以上的老人不给办酒、第几次结婚不让请客(有这么公然歧视的么)、红白喜事每桌只让上一个菜,倘若敦厚的真情不在,浅表的“人情往来”总会卷土重来。就像即便你手握“春节自救指南”,隔壁老王还是会克制不住炫富,顺带冷嘲热讽一下你尚处初级阶段的生活。他又不爱你,只不过是想刷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其实吧,哪里有什么拆不穿的荒唐和虚假,有的不过是病态的自我沉浸。只不过,姿势不对的话,力气再大也是徒劳。唤醒人与人之间沉睡的温情,觥筹交错的虚假宴请风气才可能消解,刹住搞笑又尴尬的执法,花式群嘲或是唐僧一般的啰嗦说教怕也不是好办法,说白了,还是得改善公共决策不够透明、权力监督不够到位的环境。不是拆不穿,只不过前路漫漫。

(文/张静雯)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