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画家.小四王之一,王宸的山水册页小青绿山水画高清欣赏

(2018-05-14 11:05:14)
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又称江左四王。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还有清代小四王王寰王玖王愫王昱

       其中的王宸  (1720-1797)〔清〕字子冰、子凝、紫凝,号蓬心、蓬薪、蓬樵,晚号蓬樵老、老蓬仙、蓬心老樵、蓬樵老莲、蓬心道人、蒙叟、玉虎山樵、在官衲子、退官衲子、柳东居士、莲柳居士、潇湘翁、埽华庵主、墨憨头陀,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六世孙,王原祁曾孙。乾隆进士,官永州知府。幼承家学,酷好书画,书法颜真卿,气度恢宏。工诗,山水克绍祖法,宗元四家,旁学王绂,多用枯笔重墨,荒疏古秀,脱略形似,其中年之作干笔皴擦中现润泽之趣。晚年所画笔墨老辣,枯寂中带有蕴秀之气,间作浅绛设色,近似王原祁。与王昱、王玖、王愫合称“小四王”。传世作品有乾隆六年(1741)作《仓圣祠图》卷三十四年作《吴门小筑图》卷五十六年作《楚山清晓图》卷五十九年作《观海图》卷,均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乾隆四十年(1775)作《茅亭对话图》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仿倪瓒潇湘图》卷藏故宫博物院;《仿名家山水册—秋山行旅图》藏广州美术馆;乾隆五十七年(1792)作《仿大痴山水图》轴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八年(1743)作《盘山记胜图》卷、五十六年(1791)作《仿王蒙山水图》轴藏常熟博物馆。著有《绘林伐材》《蓬心诗钞》。  

http://s3/mw690/005Ii2YZzy7ks58beOmf2&690

http://s2/mw690/005Ii2YZzy7ks4X9Pep31&690  青绿山水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中文名 青绿山水 代表画家 展子虔、李思训、仇英、张宏 分    类 山水画的一种 类    型 大青绿、小青绿
元代汤垕说:“李思训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自为一家法。”
南宋有二赵(伯驹、伯骕),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
明代有仇英、张宏以实景青绿山水闻名画坛,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新格局。
青绿山水至明代形成了一个发展高峰,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山水画家,画法不断推陈出新,使青绿山水这一传统题材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

青绿山水一般来说,青绿山水有式笔青绿和意笔青绿之分。

前者以工致的笔法为特征。从六朝开始,逐步发展至唐代二李才确立了青绿山水的基本创作特色,两宋之交前后形成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在元、明、清三朝各自发展并相互影响,而以小青绿山水为盛。金碧山水重在金碧辉煌,大青绿山水长于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温蕴俊秀。
后者在明末出现,以蓝瑛的没骨重彩山水为代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近现代张大千、刘海粟等创立的青绿泼彩山水。没骨重彩长于艳丽缤纷,青绿泼彩长于热烈酣畅。 当代画坛在工笔山水领域卓有成就的画家有郭关、林容生、许俊、尼玛泽仁、祁恩进、满云林等。
技法
“青绿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在古代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换言之,画青绿没有水墨画功底是不行的。现代画家中擅长青绿山水技法的不在少数,像张大千、黄宾虹、黄山寿、吴湖帆、谢稚柳、贺天健、陈佩秋等都是画青绿山水的高手,并在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