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田黄石简介

(2017-09-28 19:39:28)
标签:

转载

分类: 知=识---田=黄
原文地址:田黄石简介作者:三省居主

(参考郑宗坦《寿山石种鉴真》及郑恕载于寿山石沙龙的《田黄鉴赏》,有改动)

田黄石(又称黄田石,简称田黄),是产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寿山上寿山溪流域的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一种印石,是目前最名贵的印石,号称石帝。

一、田黄石的生成
地质研究表明,数千年前中生代,福建寿山村一带山峦中火山频发,热液多期次、多阶段地沿着山体构造的裂隙充填聚集,并与周围围岩交融、凝结、晶化形成了低硬度的彩石矿,这便是寿山石的形成。而后由于地壳运动及自然风化,寿山溪上方高山矿脉的部分矿石滚入溪涧,长期受溪水的冲刷滚动,磨圆了棱角、洗 净了杂质,形成了卵形的田黄石胚胎,又被地表的虚土掩埋在寿山溪谷沙石泥土层的底层。又经若干万年,这些得到大地滋养的石头,本身所含的物理成份受周围酸性土壤、水份及温度的浸渍与影响,色泽瑰丽无比,肌里隐现萝卜丝纹,表面多生成美丽的石皮,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征,质地特别温润迷人——这就是田黄的诞生!

二、田黄的产区

其实田黄的产地只是一小片区域,就是寿山溪坑头占至结门潭之间总长约8公里,的两边最宽不超过20米、总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具体可以分为坑头坂,上坂,中坂,下坂和锥下坂产地的不同,导致田黄的色泽和特征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大致判断田黄原先的产地。

坑头坂由位处水坑的石王亭开始至上坂地段,石王亭坐落在高山和马背山之间的坑头溪边(下游叫寿山溪)。边上就是坑头溪。石王亭的左边是马背山的山脚,右边是高山的山脚,中间就是田黄的塑造者寿山溪。坑头溪下游的土壤中埋藏着坑头田。坑头田由于形成的时间没有田黄久,一般在滋润程度上要稍逊于田黄,一些埋藏比较深的,历史比较久的坑头田则和田黄没啥区别。

上坂是外洋的稻田(从坑头下方大致到最后的两亩地之间),此处田黄由于靠近源头,色彩较淡,田黄多是桂花黄,淡黄色等,但是其中一些透明度很好。

中坂是田黄的主要产地,这里的田黄色泽金黄,润泽,多数有石皮包裹,萝卜丝,红筋等特征明显,是最典型的田黄石。中坂也被认为最好的田黄产地。

下坂,原来的这个田黄产地(原下坂)的土地已经被政府收购,在此基础上建了中国寿山石馆,在原先的田黄产地上栽了树木和草皮,作为公园使用,并在寿山溪上建了一个坝,因此出现了一个翡翠一般的小湖。下坂的田黄质地很好,滋润而油腻,色彩相对比较深一些。

锥下坂 :由锥下坂开始就没有田地出产的田黄了,此地田黄比较稀少,田黄石由溪底的沙砾层挖掘出来,一般在寿山溪的枯水季节挖掘,所以一年只有几个月时间才可以挖掘。锥下坂是最后的田黄产地,大致由寿山小湖的水坝下至结门潭止。最后溪水由结门潭流向连江县境内。此段境内的寿山溪左边主要的有善伯矿脉,右边的主要是杜凌矿脉。在此段溪中有时也能看见善伯或杜凌的独石,但这些独石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田黄石。

由于溪中经常发大水,所以有一些田黄会再次从田地里被溪水冲进溪中,经过再次磨砺,其中一些就留在溪流下面的沙砾层中,就形成了真正的溪管田(溪中的田黄)。这些田黄一般有比较标准的卵石形,石皮由于再次磨砺而显得比较薄,和溪水洗涤显得透明。

田黄石的开采



田黄石零散 埋藏于地下,没有矿脉,没有规律,更无法勘测。因此,全靠人力挖掘,有人没挖几天就找到田黄,有人全家上阵一年也没找到一个。所谓三分靠人,七分靠天也!

田黄的种类:
1、按产地分:坑头田、上坂田、中坂田、下坂田、溪管田等。
2、按色泽分:黄田、白田、红田(橘皮红田)、黑田和灰田,以黄田居多。
    其中黄田又可分为:黄金黄、枇杷黄、橘皮黄、密黄、桂花黄、熟栗黄、桐油黄等。
3、按石皮分:黄金皮、银裹金、金裹银、乌鸦皮、蛤蟆皮等。
4、按质地:田黄石、田黄冻石、硬田石。
5、田黄石的特殊品种:寺坪田。寿山村外原有一座广应寺,建于唐光启三年,明洪武和崇祯年期二度烧毁,僧人所藏玩之寿山石经火炙后再埋入土中,其中的田黄石就称寺坪田。这种田黄已经多年把玩,通常已加工成品,留有烟火烘烧的痕迹,古貌盎然。不过寺坪田数量极微,基本上是看不到了。

田黄石化学成份简表(引自陈石《鉴识寿山石》)

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铝

氧化铁

三氧化二铁 

二氧化钛

灼减 

46.27

36.69

0.04

0.72

0.04

7.05

田黄的特征与鉴别



萝卜丝、石皮、红筋格是田黄的三大特征,也是鉴别田黄的重要依据。要由表及里,从形状、手感、色泽、石皮、萝卜丝纹、红筋、质地等几个方面进行仔细鉴别。

形状:
早年田黄多锯成方章,年代久远,表面都已包浆。古意盎然,这种传世旧品很少。(寿山石长期 在人手上、脸上摩挲赏玩,受人体的油脂与温度的影响使石质更添脂润度,石之表面增加了亮度,火气褪尽,老到成熟。这种特殊的光亮谓之包浆)。一般田黄石都保留其天然形状,鉴别时先看其是否卵形,如果棱角突出,就有疑问。但不是所有的田黄都呈卵形,如上坂田黄,由于在水中滚动距离短,所以棱角较多。有些田黄因地壳运动而裂开,也有棱角。石农掘到这种田黄石,一般都会在附近找到原石的另外断块。

手感:
田黄石出土后,显得表面光滑洁净,因而它的手感与其它石种就是不同。这种手感判断需要实践经验,文字是难以描述的。

色泽:
田黄色泽的最大特点是毫无火气。无论红田、白田、黑田都带有黄味,色调较浓的,行家谓之比较或比较。多数田黄石的色调表里一致,有些田黄石则外浓内淡,行家称之未熟透。这里所说的火气也是靠经验的感受,单看字面是一下子不好理解的。田黄是而不的,假田常常火气十足,或者温润不足,多看多问,有机会多上手,是不难分辩的。

石皮:
田黄石大多附有石皮,有黄、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尔还有双重皮、三重皮。有些田黄石没有石皮,就是从其他方面进行认真观察了。

萝卜丝纹:
萝卜削去外皮,呈现出许多细细的、编织如网的丝纹,称之萝卜丝纹。肌理隐现萝卜丝纹,是田黄的基本特征。萝卜丝纹以明显、细腻、均匀为好。

红筋:
寿山石的筋格有多种颜色,田黄石的筋格是红色的,称之为红筋。人工染的红筋,总有火气,不自然,易于识别。前人有无格不成田之说。其实这是生意话,田黄石无筋无格当然最好。

质地:
田黄石质地温润、细腻、富有灵性。温润,是前人形容田黄石的专用词语,是一种感觉味道,很难用文字来解说。灵性,主要指透明度与情韵。田黄石大多微透明,肌理萝卜丝隐现,细细品味,饶有情趣。质地粗劣者谓之硬田;色泽纯洁,透明度强者谓之通灵,当属田黄冻,十分稀罕。有少数透明度高的田黄冻石,没有萝卜丝纹,但其质地十分温润,绝非其他石种可比,如果完全不透明,也看不见萝卜丝,就不是田黄了。

总之,鉴赏田黄石,主要从质、色、材三方面来衡量。前人总结了田黄石的质地有六德,即:细、结、润、腻、温、凝。六德俱备者,是田黄石的上品。田黄石的色泽以黄金黄为贵,橘皮红为罕,色泽纯洁者为佳。

田黄石的材质以大、方、高为上,前人多认为50克以上为成材的田黄石。如今喜欢的人越来越多,田黄石日渐稀少,一般认为25克以上即已成材。

田黄石的保养


  田黄石温润细腻,雕饰后经过精细的抛光,已经十分脂润,不必上蜡上油,最适宜经常把玩,在脸上摩挲效果最好,感觉舒畅,并让人的体温与油脂的沁入愈显得更加光亮精美。

田黄石目前行情价


  田黄石的价格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喜欢的,多高的价都不算贵,不喜欢的,再便宜也感觉贵。目前流行的说法,成材的田黄,一克约一万元人民币。其中,有年代的会更贵一点,名家雕刻的作品,会贵一点,有历史典故的,更贵一点;有年代、名人雕刻、且有典故的,就无法估计其价格了。

田黄石的鉴定和仿冒手段

李元茂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产量基地,数百年来在早已挖掘殆尽。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艺术摆件。

  作为石中之王的田黄石,历来价格不菲。文人学士都认为收藏或使用田黄章,比珠宝、翡翠更高雅和有品位。从文物鉴定角度讲,鉴定田黄石与其他类别的文物不同, 够不够年份是一回事,但首先要看其是否真的田黄石。李元茂先生对此素有研究,曾精辟地分析田黄石的假冒与辨别,特摘引如下,以飨读者。

  用掘性坑头石冒充。掘性坑头石俗称坑头田,因属独石,又产于坑头溪口附近的砂土中,是一种未成熟的田石,略有蕴藏在泥土中的温润,细度也极近田黄,润度与亮度与田石无异,由于酸化较透,极似下坂田黄。萝卜纹略显齐直,呈水流纹状,或牛毛纹状。可见石质比较结脆。优秀者价值与三坂田等同。较差的坑头田,人们通常称掘性坑头石,外形棱角突出、多无皮、酸化层薄,色外黄而内淡,灯照之泛白色,若如解石为方印材,如同水坑石然。无萝卜纹或似棉花团状纹,山石气重且含砂砾者。因无地热养之,缺少氧化作用,温润度自然也差,不能作为田石价而购之。

  用掘性高山石”(鲎箕田)冒充:该石为掘于砂土中的高山石,分有二种,一为淡枇杷黄,多为民国二年产,一为熟栗黄,前者光泽似田,后者色相似田。外有淡黄色的薄皮层,因山地干燥表皮的铁质酸化程度无法与田石相比,质地大多腻而通明,但松软温润度远不及田黄,亮丽度亦差,无宝气溢出感,萝卜纹呈粽粒状,但田黄的粽粒状比较溶化,掘高山的粽粒却呈未溶化状,且粗而显露,如橘囊纹。偶有绵砂或红点。色泽外表一层似田石,内则泛白,有红格,色鲜如血缕,且干燥,又时伴有原矿产的岩层色格,不若田石红格,多显褐黄或赭黄色,且较沉稳而湿润。虽有一定收藏价值但远不及田黄。

鹿目格冒充。鹿目格俗称鹿目田,产于寿山都陵坑附近的砂土中,距尼姑寮不远。为块状独石,比重大。多色暗如桐油黄,少数也有灰、黑、白者,肌理通常皆浑浊不透,质粗而干涩。常裹黄皮,多薄,亦有带乳白色皮者,不透明。皮下的带霜红粉状色晕,且多含砂钉。裂格多为纵横交错之大格,也有材大而无格的。唯质温、润可混田石。三十年代曾开采一批鹿目格间有萝卜纹,但为牛毛状纹,与田石各种萝卜纹都不似,不难辨。藏家购买鹿目保值者,多与雕工联系起来,如有林清卿、周宝庭、林文举等名师雕刻者,上等的鹿目将比值于中等田黄。

  用碓下黄石冒充碓下坂田。碓下黄石当地石农为商业的需要,称其为碓下坂田,它确实产于碓下地段,但是它是一种不甚透明、质硬而涩的石材,无皮,无萝卜纹,亦无裂格,质色如糖黄田,比重在2.9以上,在手中有死沉之感,肌质中含有虱卵状白泡点。

  用掘性都成坑冒充。掘性都成坑生于土中,亦有萝卜纹,石贾每用以充下坂黄,有的黄金黄都成偶有红格,质地细腻也偶有如鹿目的石皮,近似田石。分辨这类石材时,一是看温润度,掘性都成温润度差于田黄。二是看纹路,掘性都成之纹为曲而细之水流状、绵絮状纹,与萝卜纹不同。掘性都成皮黄心淡,有的泛灰色,不若田黄质里泛红。掘性都成的特点是山石气重,质结而坚,肌理多杂而不纯,时有细小的白杂点,不难分辨。

  用贴岩都成坑冒充。贴岩都成坑其贴岩石的一面极凝灵润泽,但温润及凝腻度不够,局部有疏网状萝卜纹,由于其处于贴岩,仅一面凝灵似田石,渐向里色泽渐浑。不难辩认。但以都成坑论价,高于鹿目格,与中等田石相似。

  用蛇匏冒充。蛇匏为近似掘性都成的独石,一般肌理呈灰白色,似白田,但通灵度差,质地多不纯,含有杂色渣点,或白砂点,山石气重,比重大于白田,其里泛灰白。

  用贴石黄高山冒充。四十年代产者甚佳。该石亦如贴岩都成坑然,贴石一面较凝灵,色栗黄而明朗,似田石,深入12厘米则近米糠黄,无萝卜纹,背面反而有萝卜纹,但颜色不一,是其破绽。

  用芦荫冒充。芦荫为掘性独石,酷似田黄,但色泽灰暗,质地燥结而微坚。  用溪蛋冒充。溪蛋产月洋溪中,外观略似田石,无皮,无红格,无萝卜纹,质地属芙蓉石性,其里泛白。与田石有明显区别。

善伯洞冒充。善伯洞本为矿洞名称,有部份结晶体,温润通灵,似田黄冻,故有以将其加工雕刻后冒充田黄石者,该石无石皮,属山石,致细观察,肌里多含金属细砂点及粉白色浑点,俗称花生糕。 牛旦黄冒充。牛旦黄俗称牛旦田,块状。主要产旗山南麓的溪底及田地土中,质地略明润,但粗糙,外裹黄色或黑色的石皮,这点略似田石。肌里无萝卜纹,不通灵,隐有细白点,比重大,易辨识。

  用黄冻冒充。黄冻本为水坑冻石,如枇杷黄,质地通灵,易与上坂田黄相混,鉴别的主要根据是黄冻无石皮,色泽表里一致。温润度逊之。

  用老坑黄高山石冒充。在老坑高山有栗黄色者,亦有纹,但与萝卜纹不似,较松而宽。久经油浸,亦润。但质松而粗。凝、润、腻不够。   用白水黄冒充。白水黄为高山石,质硬不通透,有的白水黄有黑皮者,肌里也有层纹,却不似萝卜纹,有碎裂纹,却不似格纹。当地石贾骗极外行人用之。

  用白高山冻冒充白田。白高山冻有的有萝卜纹,多作粽粒状,或水流纹状,质松,乏温、腻结。

  用民国二年白高山石染色冒充。该石有萝卜纹者,极似田石之不规则网状纹。用黄连或藤黄水煮之,能似桂花黄田,但常有不透明之硬块,质坚。同时缺温润、腻度。

  用太极头石冒充。该石质晶莹透澈。有红、黄、白诸色。往往以黄、白色再染色,借其有萝卜纹状的纹路骗人。

  用高山荔枝冻冒充。荔枝有萝卜纹,将白荔枝染色,然坚脆,温、凝、腻度不够,近年在广交会上见有冒充者,售数万元一条。

高山牛角冻冒充黑田。牛角冻本属水坑石,色黑中带赭,通明而有光泽,偶然肌里有格,也有水流状的萝卜纹,较密而直,黑田的萝卜纹弯曲而较松。质乏温、润、腻度,细审之也不难辨认。

  用连江黄冒充。连江黄产寿山东北部之金山顶,外地人称干黄,连江人及青田人称山黄,色黄质硬多裂,肌里显现有直纹,不通透。清时便有北京商贾常赝田黄石贩售。其属脉状矿石,无砂矿共有特征,石质存在根本差别。

  用金狮峰独石冒充。该石产于金狮峰,有黑色裹皮,较之田石的乌雅皮更加乌黑、厚密、无萝卜纹,不通透,质地粗糙干涩,山石气重。

  用房山石冒充。产于北京城西之房山,石贾取之以色料泡煮后,以冒田黄石。质松,无纹,乏温、润、腻度。

  用黄色朝鲜石冒充。近20余年以该石冒充者不少,多在台湾、香港市场,近见在广州、北京出现。该石细嫩而凝润,半透明,色艳而迷人。朝鲜石有网状萝卜纹,也有牛毛纹者作平行状,即一方印章者两面有平行纹,另两面则无纹,也不似田石的萝卜纹。

  用富矿石冒充。近年来多以青海富矿石冒充者不少,富矿石为黄色的软石,色艳迷人,但较薄,不到2厘米厚,两面为平面,夹有白石皮,一般雕高浮雕,硬度约在15度,用指甲能划动。

  以上列举假冒田石者20几种,尚未能囊列所有冒充技俩,大抵以高山石类冒充者为多。半真半假不在其例。只要将石质弄清,即不难辨。(摘录于2002年第一期《收藏家》)

http://s9/middle/8d8c1a16gac570df9b888&690

http://s5/middle/8d8c1a16gac570dfc6124&690

http://s15/middle/8d8c1a16gac570e045c2e&690

http://s10/middle/8d8c1a16gac570e0a76f9&690

http://s11/middle/8d8c1a16gac570e18e3aa&690

http://s16/middle/8d8c1a16gac570e292daf&690

http://s15/middle/8d8c1a16gac570e3c810e&690

http://s13/middle/8d8c1a16gac570e3b2a0c&690

http://s1/middle/8d8c1a16gac570e49ef00&690

http://s1/middle/8d8c1a16gac570e596e50&690

http://s11/middle/8d8c1a16gac570e5ff20a&690

http://s8/middle/8d8c1a16gac570e651a57&690

http://s8/middle/8d8c1a16gac570e757ba7&690

http://s9/middle/8d8c1a16gac5714d10e18&690

http://s1/middle/8d8c1a16g77a24ee2bad0&690

http://s6/middle/8d8c1a16gac5714e166b5&690

http://s16/middle/8d8c1a16gac5714f77b8f&690

http://s7/middle/8d8c1a16g77a24ee56dc6&690

http://s10/middle/8d8c1a16gac5714fecf09&690

http://s15/middle/8d8c1a16gac5714ffee6e&690

http://s10/middle/8d8c1a16gac57150c8b39&690

http://s15/middle/8d8c1a16g77a24ee8823e&690

http://s14/middle/8d8c1a16gac57151c41ed&690

http://s9/middle/8d8c1a16gac57152b0598&690

http://s16/middle/8d8c1a16g77a24eed12af&690

http://s15/middle/8d8c1a16gac571540d9ee&690

http://s8/middle/8d8c1a16gac571549f257&690

http://s7/middle/8d8c1a16gac57176719b6&690

http://s12/middle/8d8c1a16gac57176a932b&690

http://s2/middle/8d8c1a16gac5717770071&690

http://s7/middle/8d8c1a16gac57178687f6&690

http://s16/middle/8d8c1a16gac57177f2c4f&690

http://s11/middle/8d8c1a16gac571794266a&690

http://s9/middle/8d8c1a16gac5717956f08&690

http://s5/middle/8d8c1a16gac5717a79184&690

http://s6/middle/8d8c1a16gac57179dae55&690

http://s7/middle/8d8c1a16gac5717b56466&690

http://s6/middle/8d8c1a16gac5717c630c5&690

http://s3/middle/8d8c1a16gac5717bc3df2&690

http://s13/middle/8d8c1a16gac5717d09a2c&690

http://s4/middle/8d8c1a16gac5717d2da13&690

http://s2/middle/8d8c1a16gac5717e22f21&690

http://s1/middle/8d8c1a16gac57193f2080&690

http://s2/middle/8d8c1a16gac57195f3be1&690

http://s15/middle/8d8c1a16g77a24f55e02e&690

http://s9/middle/8d8c1a16gac57196d2928&690

http://s4/middle/8d8c1a16gac5719821e33&690

http://s1/middle/8d8c1a16gac5719916170&690

http://s10/middle/8d8c1a16gac571990a439&690

http://s13/middle/8d8c1a16gac57198666ac&690

http://s16/middle/8d8c1a16gac5719941c9f&690

http://s10/middle/8d8c1a16gac571996f7f9&690

http://s3/middle/8d8c1a16gac5719a0b432&690

http://s6/middle/8d8c1a16gac57199aed55&690

http://s3/middle/8d8c1a16gac571b908f62&690

http://s4/middle/8d8c1a16gac571b91eee3&690

http://s10/middle/8d8c1a16gac571b9fce19&690

http://s5/middle/8d8c1a16gac571ba2eeb4&690

http://s15/middle/8d8c1a16gac571bb2805e&690

http://s3/middle/8d8c1a16gac571bab5a32&690

http://s14/middle/8d8c1a16gac571bbfc91d&690

http://s5/middle/8d8c1a16gac571bcdb0f4&690

http://s7/middle/8d8c1a16gac571bcda9b6&690

http://s12/middle/8d8c1a16gac571be0255b&690

http://s6/middle/8d8c1a16gac571be35165&690

http://s14/middle/8d8c1a16gac571be8424d&690

http://s10/middle/8d8c1a16gac571bef8699&690

http://s11/middle/8d8c1a16gac571bfe78aa&690

http://s16/middle/8d8c1a16gac571bfcd16f&690

http://s1/middle/8d8c1a16gac571d3e9d20&690

http://s14/middle/8d8c1a16gac571d3bcefd&690

http://s4/middle/8d8c1a16gac571d5db813&690

http://s5/middle/8d8c1a16gac571d568654&690

http://s2/middle/8d8c1a16gac571d713581&690

http://s2/middle/8d8c1a16gac571d699a51&690

http://s13/middle/8d8c1a16gac571d76b30c&690

http://s6/middle/8d8c1a16gac571d7c42b5&690

http://s1/middle/8d8c1a16g77a24fbff440&690

0

前一篇:[转载]田黄颂
后一篇:台湾红珊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