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皇帝御宝田白雕《意静妙堪会》出游图玺(香港苏富比2014)

(2017-09-15 08:29:58)
分类: 玉玺--赵之谦
http://s3/mw690/005Ii2YZzy7efuKeWuCc2&690

印文:「意静妙堪会」
关于乾隆帝
寿山石
「意静妙堪会」玺
郭福祥
清代皇帝宝玺种类繁多,包罗极广,单就印文所显示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爵位姓名年号玺、宫殿玺、鉴藏玺、嘉言诗词玺等。这些宝玺尽管种类不同,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质,但在反映皇帝的思想、意趣方面的价值却有共通之处。对于乾隆皇帝的宝玺而言,御制诗文玺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香港苏富比公司最近征集到的「意静妙堪会」玺就属于此类。
此玺寿山石质,随形雕山水人物建筑景致,印面4.2公分见方,通高9.3公分。印文为阳文「意静妙堪会」五字。此玺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宝薮》中有明确著录,经与实物比堪,无论是体量大小,还是篆法布局都与该书中的记载完全相合,可以确定此玺为乾隆皇帝宝玺的真品。由于此玺印文来源、制作细节等均有案可寻,在迄今为止出现的乾隆宝玺中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故在这里对其相关情况作几点介绍,以作为进一步了解之基础。
其一,此玺的玺文选自乾隆皇帝自己的御制诗,反映出乾隆皇帝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深厚修养和研习实践。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文化素养极高,一生喜欢吟诗作文,以他的名义刊刻的御制诗文多达四万余首,堪与全部唐诗相比。在这些御制诗文中,不乏朗朗上口的佳篇佳句,这无形中为其宝玺印文的选取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乾隆宝玺的一大特点即是许多印文选自他自己的御制诗中,这是以前皇帝玺印所没有的情况。这些文字都充满诗情画意,寓意深刻,较好地反映出乾隆帝儒雅而恬静的内心世界,确为乾隆诗作中的佳句。乾隆之所以选这些诗句入印,大概也有自我宣扬的意思,如「水月两澄明」、「几席有余香」、「绘有月色水有声」、「入眼秋光尽是诗」等。据《乾隆宝薮》(乾隆御玺印谱)记载:「其『水月两澄明』以下二十六宝皆御制诗中语」。实际上,从他的御制诗中选取的印文数量远远不止这些。此方寿山石「意静妙堪会」玺的玺文即选自他的一首和学习书法艺术有关的御制诗中。
乾隆皇帝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一生不断临摹古代法书名迹,达到了相当高的认知水平。乾隆十年(1745)年的七月底至八月初,乾隆皇帝恭奉皇太后巡幸塞北,前往热河避暑山庄。途中休憩之余,仍不忘染翰挥毫,临摹古帖,《学字》一诗就是在这次出行途中写成的。诗中写道:「把笔当秋夕,消闲向晚轩。无需求侧理,差可辨钗痕。意静妙堪会,神清境不喧。墨林多月旦,独爱米公言。」该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形和乾隆帝自己的感受:初秋的夜晚,闲坐于书斋之中,用的虽不是高档的侧理纸,但在如此恬静安逸的环境中,沉湎于先贤高妙的书迹,不免心领神会,产生共鸣。其中的「意静妙堪会,神清境不喧」两句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只有自己内心的神清意静,才能真正体会出书学的妙处,十分贴切地道出了乾隆帝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所要达到的境界。按照乾隆帝的行为方式,将其作为印文,刻制成玺印,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意静妙堪会」的印文正是乾隆皇帝学习古代书法艺术的真实写照。
其二,此玺的具体制作雕刻过程有案可寻,是清宫造办处著名牙匠叶鼎新的作品。
据《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文件》的记载,乾隆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冻石素图章二方、冻石花引首一方,传旨:将图书磨一般大,照引首花样,着叶顶新做,钦此。于本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冻石图章二方内一方照引首画得山水、人物、房屋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将高些的照腰圆引首一般高,做出山峰。其矮的随形亦做出山峰。钦此。于五月十九日,司库白世秀将改做得冻石图章二方、花引首一方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讫。」这条档案讲的是乾隆十一年四月至五月间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内廷牙匠雕制一组印章的过程。如果我们将档案中的描述和此方「意静妙堪会」玺进行比照,就会发现二者之间高度吻合:首先在组合上,档案中所记的是图章两方、引首一方,而且磨成一样大小,很显然是为了做成乾隆通常使用的那种一方引首、两方压脚的三方一组的组玺,而且指明引首章的形状是腰圆形。而根据《乾隆宝薮》著录,此方「意静妙堪会」玺正是三方组玺中的一方,与之相配的另外两方玺分别为「漪澜堂」椭圆型引首和「乾隆宸翰」方形压脚章。组合方式和印章形状都已此条档案一致;其次是材质上,档案中所记三方印章都是冻石材质,而《乾隆宝薮》所著录的「意静妙堪会」组玺的材质也是冻石质,都与此方「意静妙堪会」温润细腻、通灵剔透的特征一致;再次是钮雕内容和形式上,档案中记录当时的两方冻石图章是光素的,相关人员根据引首的雕刻画出山水人物房屋样,乾隆皇帝又进一步指示将两方图章做出山峰,也就是做出山峰的形状。可知当时所制作的冻石印章上雕有山水、人物、房屋等内容,外观呈山峰形状。而此方「意静妙堪会」玺在印体四面都浅雕山石、树木,期间还有房舍、亭榭,以及人物、马等形象,四面雕刻的内容互相衔接,宛然一幅人物山水小景,完全符合档案的记载。所有这些都表明,此方「意静妙堪会」玺正是档案所记载的乾隆十一年(1746)制作的三方一组冻石图章中的一方。
最为重要的是,这条档案还使我们得知该玺的制作者即是内廷大名鼎鼎的牙匠叶鼎新。
叶鼎新,档案中有时也写作叶顶新,是雍正、乾隆年间服务于宫廷的牙匠中的代表人物。从档案的记载来看,他来自于江南,早在雍正四年(1726)就已经在内廷造办处牙作服务。雍正四年三月初七日,员外郎海望持出重七斤的一块沉香,雍正帝命找人认看是伽楠香或是沉速香,本日牙匠叶鼎新认看得不是伽楠香,是沉速香,说明此时叶鼎新不但制作牙雕活计,还负责一些材料的鉴别工作。另一条关于叶鼎新早期活动的档案是雍正九年五月十九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奏称:叶鼎新等人俱在圆明园长住,做活甚勤,奏闻雍正帝赏赐,雍正帝回复「酌量按等次赏给」,同一天海望定得被赏赐的匠役花名及银两数目,其中叶鼎新被赏赐银十两,说明他在雍正朝已经获得了高度认可。进入乾隆朝以后,叶鼎新的手艺更为精进,甚至有时候乾隆帝钦点他制作某项活计,除了此件「意静妙堪会」玺之外,见于记载的还有:乾隆四年正月,将冻石图章大小三百九十三方,内有不齐全者着施天章、叶鼎新随做收拾,将有字者磨去;乾隆十二年二月,将雕冻石图章一方、素冻石图章二方,交叶鼎新照样雕做;乾隆十二年十一月将白冻石图章一分、黄冻石图章一分,交叶鼎新将白冻石图章引首上花纹一样雕做,黄冻石图章照有龙的图章一样雕做。可知乾隆时期制作御用玺印也是叶鼎新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现有数据表明,叶鼎新在清宫服务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制作的活计当不在少数,但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们却无法确认出一件叶鼎新的作品。此件「意静妙堪会」玺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可谓幸运之至。
其三,此玺的雕刻工艺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极高的艺术水平。
在清代中早期,内务府造办处并没有专门雕制石质印章印钮的工匠,一般石质印章的印钮雕制多由牙匠来完成。内廷牙匠将成熟的牙雕工艺技法施于石质印材之上,制作出的印钮精细而富神韵,和同时期牙雕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相通之处,从此方「意静妙堪会」玺的钮雕便能明显地体察到这一点。整个印钮采用平地阴线浅浮雕技法,整体景物布局繁简有致,远近的层次感极为分明;不同景物的表现方式也丰富多样,人物、建筑、树木多用线条刻画,或粗犷或精细,生动流畅。山石以线条勾勒轮廓,表面微微的凹凸在光线之下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感;景物之间位置的左右前后关系清晰明了,看似不经意,实则处处巧妙安排,不露痕迹,耐人寻味。

1.8万买入半年赚378万(附历年天价乾隆玉玺行情)

2017-06-12 16:22

最近春拍市场火热,艺术品拍卖现场喜讯频传,这不,又一件来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b9039317941f4ff0918f58888b61302a.jpeg

6月7日晚在保利春拍上,一枚清乾隆宝玺“丛云”拍出380万高价。

说是宝玺,实际上就是一块小印章,而且,长相也是十分的Q。

在一大波动辄千万过亿的拍品当中,也许它很不起眼,不过要论增值速度却非它莫属。

谁曾想到,半年前仅值1.8万人民币的小小印章,历经半年时间,居然足足增值了378.2万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30abbe2385984aec8a6f4039370edb93.jpeg

究竟是什么使它的价值如坐火箭般飞速上升呢?

这答案还得从乾隆身上找。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作为一枚印玺发烧友,生平制印无数。

据《乾隆宝薮》和现藏的实物统计,乾隆共有玺印1800多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枚“丛云”便是乾隆诸多玺印中的其一,而且还是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印章之一,它有个全名,叫“清乾隆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宝玺‘丛云’”。

如果仔细翻阅资料,在很多清宫旧藏书画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比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bace1677a1e0402daef7b49b384df1fa.jpeg

这只台北故宫所藏,沈周笔下著名的“肥猫”,乾隆御提的下方便能找到这方“丛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baf05785c7d74129930b37ca479bea5d.jpeg

北京故宫藏冯承素摹本王羲之兰亭序的乾隆御提旁,也能找到“丛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a9acd4fa0b9c42688021c376ed9ede5c.jpeg

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卷后题跋部分,也可以发现“丛云”

可见其非同一般的身份。

不过要说厉害的,可不仅仅这枚印章,还有能在高手如林的拍卖中捡到这样大漏,慧眼识宝的宝主。

半年前,正是在西泠印社的秋拍上,宝主以1.8万人民币的价格拍得了这枚印章,这才有了这378.2万元的大漏。

我想,最牛莫过于在西泠印社专家们眼皮底下捡漏,而且还是大漏!

您觉得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ebda116f3b514134a402aa3338ec280c.jpeg

玺印的“天恩十全”

已知拍场上的那些乾隆玉玺

乾隆玉玺最早出现在拍场上,是2002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527f51cd0edd481ba2cbd57d7302351c.jpeg

乾隆帝玉螭钮御用玺

2002年华辰秋拍以231万元拍出一对乾隆帝“玉螭钮御用玺”。包括朱文“太上皇帝”和白文“箕畴五福”各一方,均为旧玉制作,雕蟠螭钮,是乾隆帝晚年经常钤用的印玺,见诸御笔书法和古代名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5f6e728240174915a484656d37e4a3ac.jpeg

清乾隆御帝组玺五件

200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2918万港元拍出了“清乾隆御帝组玺”五件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dd005538adb245aca116233b51bd1b72.jpeg

乾隆御宝“契理在寸心”田黄龙钮玺

200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790万港元拍出了乾隆御宝“契理在寸心”田黄龙钮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2819d771b05d4384bc6babe0214bb44d.jpeg

白玉交龙钮“纪恩堂”印玺

2004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乾隆皇帝的白玉交龙钮“纪恩堂”印玺以1400.24万港元成交。

该印玺阳文篆书“纪恩堂”三字,印体四周阴刻乾隆帝御制《纪恩堂记》全文,印玺原存放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镂月开云”的纪恩堂内,为乾隆皇帝的一方非常重要的宝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bbaedf2c53dc4f5d8cf6593980eb10b4.jpeg

清乾隆碧玉交龙“万泉庄宝”玺

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437.6万港元拍出了清乾隆碧玉交龙“万泉庄宝”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1cb935e2cc6d4f23968ab4f2094c8669.jpeg

清乾隆御用白玉狮纽宝玺

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456万港元拍出了“清乾隆御用白玉狮纽宝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a4dfa8888fe14501991f8e43c1019884.jpeg

乾隆帝御宝云龙钮白玉长方玺

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1522万港元拍出了二方“乾隆帝御宝云龙钮白玉长方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37eb3d5b2d6f4f8793e0e18d9b2aeb1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06c960258f0345bdb9584b8a125d4e7b.jpeg

清乾隆青玉螭龙玉玺

2010年一方清乾隆青玉螭龙玉玺“乾隆御览之宝”拍出4.825亿新台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fbba6ffb159d4262a6068c47d242a592.jpeg

清乾隆御宝“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

香港蘇富比在2010年秋拍中,将清乾隆御宝“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拍出1.2162亿元港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0e4135a2ba524a5d9da755892f04f315.jpeg

清乾隆白玉龙钮“八征耄念之宝”“向用五福”宝玺

2011年保利秋拍4312万元拍出了清乾隆白玉龙钮“八征耄念之宝”“向用五福”宝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f9fb8f500d774f70b049e52589b00325.jpeg

清乾隆寿山石雕九龙钮“諴亲王宝”玺

2012年匡时春拍977.5万元拍出了清乾隆寿山石雕九龙钮“諴亲王宝”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ddae33be244447b6985ad109c553c686.jpeg

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

2013年嘉德春拍6670万元拍出了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e71ad977d0044c2aa981a64530650aa3.jpeg

乾隆帝御宝田白雕“意静妙堪会”玺

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1084万港元拍出了乾隆帝御宝田白雕“意静妙堪会”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320d5919b6514daf8cd4f154d57e966f.jpeg

清乾隆白玉双龙钮宝玺“太上皇帝之宝”

2015年保利秋拍7475万元拍出了清乾隆白玉双龙钮宝玺“太上皇帝之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612/635461e37051411a8670b558d58f78b2.jpeg

清乾隆白玉交龙钮宝玺“八征耄念之宝”

2016年保利春拍4197.5万元拍出了清乾隆白玉交龙钮宝玺“八征耄念之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