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皇帝玉玺和乾隆印章图谱汇总》

(2017-08-19 15:44:18)
分类: 玉玺--赵之谦

http://s15/mw690/005Ii2YZzy7dz2w4unA0e&690

http://s9/mw690/005Ii2YZzy7dz2wfnjGa8&690

http://s15/mw690/005Ii2YZzy7dz2wm2YK0e&690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日,英国伦敦,英国苏富比拍卖行将拍卖中国宋朝和清朝时期的文物。图为一枚刻有“自强不息”印文的清朝白玉玺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皇帝和宫中的印章对鉴定古字画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的鉴定时,  只要其中有一个此等印章是真,那么就不能等闲视之,是最高档次之列,自然其价格也不菲。因此,我把《清代皇帝玉玺和乾隆印章图谱汇总》附下,供网友在把玩、鉴定时参考。


http://img1.qq.com/news/pics/6370/6370417.jpg

 

  (图片来源:香港http://img1.qq.com/weather/pics/5619/5619723.gif星岛日报)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苏富比○七年一连四天的秋季拍卖会于昨天(九日)结束,所有珍贵拍品总预估价逾十亿港元。当中最为哄动的,绝对是昨日“清宫遗珍”中所拍卖的“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港币四千六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元成交,超出预估价的两倍,亦破了玉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此圆形御玺,以温润乳白的白玉精琢而成,印面以篆体浅阳雕“太上皇帝”四字,是于乾隆皇帝八十五岁,改当太上皇帝时制造,有二百多年历史。现场所见竞投相当激烈,第一口叫价九百万,于五分钟内叫价四十二次,有十多个买家参与竞投,最后由一位中国收藏家竞得。

  这场特设专拍的三十件“清宫遗珍”,总估价为二亿至二亿七千万港元,于十九世纪中或后期四散至国外,除了乾隆玉玺外,另一件为人瞩目的拍卖品是圆明园文物马首铜像,已被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 博士抢先在拍卖前以六千九百一十万元购入,并转送予中央政府,苏富比亚洲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马首能回归祖国,非常值得高兴。

  程寿康认为最近中国艺术品拍卖屡创佳绩,市场相当蓬勃,他又相信国家文物的聚散,与国家强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指中国日渐强大,国民富起来,自然会对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认同。他更透露今次成交额最高的十件“清宫遗珍”文物,全部都是中国买家,相信有一部分是内地买家,“很高兴看到中国人对历史价值高的文物感兴趣,亦愿意以高价拍卖,相信收藏家能够掌握中国宝贵的历史。”

  

http://img624.ph.126.net/VavvKpwJJONZ2q68d-TM2A==/1715871458030389308.jpg

 

http://img837.ph.126.net/ifVvzMkS6Xb0_MuEbSQZyA==/1776951527976463733.jpg

 

http://img245.ph.126.net/OAZIYo965volA-l1xgU4ZA==/1380353285790549334.jpg

 

http://img837.ph.126.net/BuJ8Xr7_kIqpkuCLgDASYw==/1776951527976463738.jpg

 

http://img.ph.126.net/kk-0-6DZ3hr0ZmNLYQ3oDA==/3743335715275612908.jpg

 

http://img842.ph.126.net/uHAAz-gEXb2HakiUqynFNg==/1866179095593753517.jpg

 

http://img314.ph.126.net/PLvAFkZ3Y01w32PuDSuz2g==/3873940104469428010.jpg

 

http://img842.ph.126.net/FOb2htIvMQXHH2fIZbWx4g==/1866179095593753518.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