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霁蓝釉发展高峰应该在明永乐时期

(2016-03-14 09:01:04)
标签:

收藏

分类: 青花
 霁蓝釉---中国的幽蓝神彩:霁蓝釉的发展高峰是在明永乐时期
       霁蓝釉瓷器釉色名。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
       霁蓝釉的发展,其实从唐朝已经开始,过去几十年,欧美陶瓷学者曾认为伊斯兰青花陶对中国青花瓷产生影响,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扬州发现唐青花瓷后,这个错误观念才不攻而破。这次黑石号沉船青花瓷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唐青花瓷的创烧年代肯定早于伊拉克青花陶。

       这次黑石号沉船青花瓷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唐青花瓷的创烧年代肯定早于伊拉克青花陶。这个从稳稳坐沉海底1300年的沉船黑石号上的共67000件陶瓷证明身份和年代。
 
沉船黑石号上的大唐蓝色青花瓷盘:
       青花瓷是陶瓷技术的一个高境界,考古界对青花瓷的定义基于三个要素:一必须是在白瓷上;二用氧化钴作彩料;三作为釉下彩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唐青花中国国内存世作品很少,“黑石号”沉船上的唐青花瓷盘,证明至少是826年,唐代青花瓷制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霁蓝釉的发展,著名的专家学者大多数都说是明宣德时期应该是最艺术、最有代表性。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其实,专家学者做的结论有些太早了,我们许多人有些太迷信了,似乎专家学者说出的话,就是最高指示。现在,根据我收藏的几件永乐瓷器就能够证明,霁蓝釉的发展高峰应该是在明永乐年。图一和图二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图一:明永乐霁蓝釉里红金漆浮雕蒜头瓶
 


 
 
       事实胜于雄辩, 这样精美的霁蓝釉艺术品已经证明:霁蓝釉的发展高峰应该是在明永乐时期。只不过宣德朝是继承和发展了永乐朝代的霁蓝釉艺术。
             什么是蓝色?清末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说过: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霁蓝釉与霁红釉一样,属高温失透釉,以氧化钴(CoO)为呈色剂。
       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一员,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为440~475n纳米,属于短波长。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的种类很繁多,每一种蓝色又代表着不同的政治或其他含义,另外以蓝色命名的音乐、书籍、明星也不乏其例。有永恒的蓝天、有蓝色的海洋。
        蓝色,有多种:天蓝、湖蓝、宝石蓝(宝蓝) 、孔雀蓝。它是最冷的色彩。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1]  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企业色,这个意象也运用在文学作品或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包括微软的蓝天白云的开机画面。
      我们中国古人称“蓝”为“青色”,也把它与苍龙和吉祥含义相连。蓝色在阳光下有极强的表现力,去年的北京蓝,大家肯定记忆犹新。这种表现力可以让人们通过视觉感受到。而青花对白色地的选择,从感观上说也是最适宜的。自然界中,蓝天、白云的组合是最常见的,现代美学把蓝白两色相配称作为“永恒色”。这与唐青花的蓝白两色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因此可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产生青花瓷的主要因素,青花瓷器是我国古陶瓷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品种之一,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元代,成熟于明永乐、清,并成为主流,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现代瓷器包括元明清的各种器形和彩瓷,以及各种表现手法,同样,也是代代传承下来的。我们就拿图一的明永乐霁蓝釉里红描金漆浮雕蒜头瓶的器形来说。蒜头瓶的造型是传承了流行于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器型。请看图三:http://s1/mw690/005Ii2YZzy706NWYPm040&690

http://s13/mw690/005Ii2YZzy706NXkK4c2c&690

http://s2/mw690/005Ii2YZzy706NXSceJ21&690

http://s14/mw690/005Ii2YZzy706NYj4tfad&690
     当然,各种窑型瓷器的蒜头瓶更是不胜枚举,各种色彩的蒜头瓶那就太多了。
     说完器形,我们在来说说色彩,过去个别专家学者说过:只有在明宣德,霁蓝釉才烧造的最好,并且颜色釉的上品,到达顶峰。现在看来,过去的结论有点太早,明永乐年间的霁蓝釉才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看图二的明永乐霁蓝釉里红描金漆浮雕蒜头瓶,釉面均匀的霁蓝釉宝石蓝色彩, 迷人的蓝色表现出强大的气场。
     把青花和釉里红、绘画和雕塑集于一身,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模印、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元代瓷艺大师们高超的工艺水准和艺术想象
     青花釉里红花卉雕塑表现手法在元代的烧造已经达到了空前水平,
     有图为证:

http://s2/mw690/005Ii2YZzy706R7Uelz01&690

《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河北省博物馆馆藏》
就目前来看,目前所知,中国大陆一对(一只调拨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而外,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一只,犹太家族收藏家埃斯凯纳齐(鬼谷子元青花收藏者)收藏一只,基本就这四只 。 
      
 
       在来说说图二的独一无二的明永乐霁蓝釉里红描金漆浮雕蒜头瓶,该瓶上下绘莲瓣纹且描金,采用了综合绘、镂、塑、贴、雕刻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金交相辉映。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突出莲枝菊花纹、莲瓣纹的艺术效果。青花、釉里红、金彩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金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雍容华贵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让我们惊叹明代瓷艺大师们高超的工艺水准和艺术创造力。
 
 
    
 
明成化青花瓜瓞纹折沿盘《有残》
明霁蓝釉笔筒《具体年代不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