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瑜伽—瓦希斯塔瑜伽》

马艳小引:
《至上瑜伽—瓦希斯塔瑜伽》是2012年10月1日浙江大学出版,王志成教授翻译的瑜伽经典。本人在拜读之余,在忙碌中抽时间一字一句敲出来供有缘人分享。由于无时间校对,有误字请见谅,另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部分: 不动心篇
圣人苏提克希那(Sutiksxya)向圣人阿伽斯提耶(Agastya,投山仙 人)问道:啊,仁慈的圣人,请告诉我有关解脱的问题。行动和知识,这两者哪 一个通向解脱?
阿伽斯提耶答道:鸟儿只有借助双翅才能飞翔,行动和知识这两者一同引导你通向解 脱这一至上目标。既不单单是行动,也不单单是知识,而是它们两者一 同引导你通向解脱。我给你讲个传奇故事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从前有位圣人,叫卡润亚(Karunya),他是阿克尼维司亚(Agnive- sya)的儿子。这位年轻人掌握圣典,明白圣典的意义。但对生活,他却变得逐渐冷漠了。看到这一情形,他的父亲阿克尼维司亚就问卡润亚为 什么要放弃他应该履行的日常生活职责,卡润亚答道:“经典一方面说,人应该履行经典的训谕直到生命终结,而另一方面又说,只有弃绝一切 行动才能抵达永恒。我的古鲁(导师),我的父亲啊,在这两者之间,我该 如何做呢?”说罢,这位年轻人沉默了。
阿克尼维司亚说道:我的孩子,你听着,我告诉你一个古老的故事。想想这故事的寓意,然后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去做吧。从前有位仙女,叫苏洳琪(Surudh)她坐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座山 峰上,看到众神之王因陀罗(Indra)的一个使者飞过。苏洳琪询问这位 使者去做什么,使者告诉她,有位高贵的圣人,叫阿里斯特纳密 (Aristanemi),他把自己的王国交给了他的儿子。然后,他自己在甘达 玛丹那(Gandhamadana)山上苦修,练习调息。因为这个缘故,因陀罗要 我带领众女神到他那里,邀请这位高贵的圣人到天堂去。然而,这位高 贵的圣人想要知道天堂的优缺点。于是我告诉了他天堂中最好的、普通 的和最坏的事。众生都会得到他自己应得的回报,而一旦人们各自的功 德耗尽,他们就得再次落回尘世凡间。这位高贵的圣人拒绝了因陀罗的 邀请。现在,因陀罗又一次派我到那位高贵的圣人那里去,请他在拒绝 邀请之前,先去听取圣人蚁垤(Vahniki,跋弥)的忠告。
于是,这位高贵的圣人被引荐到了圣人蚁垤的面前。他问蚁垤:“超 越生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为了回答他的问题,蚁垤告诉了他罗摩(Ra-ma)与瓦希斯塔(Vasistha,极裕仙人)之间的那场对话。
蚁垤说道:当人感觉到“我是受了束缚的,我应该寻求解脱”,或者,他既不是全 然无知,也不是没有完全觉悟,那么,他就有资格研读“罗摩和瓦希斯塔 的对话”这部经典(《至上瑜伽——瓦希斯塔瑜伽》)。这部经典,通过 许多故事阐述了达至解脱的方法,仔细思考这些方法,就一定会从无尽 的生死轮回中获得解脱。
之前,我写了有关罗摩的故事,并把它讲给我的爱徒巴拉瓦迦 (Bharadvaja)听。有一次,巴拉瓦迦到须弥山(即弥卢山)去,把罗摩的 故事讲给梵天听。梵天听了非常高兴,就赐给巴拉瓦迦一个恩典,即满 足他一个愿望。巴拉瓦迦的愿望是“所有人都能免于不幸。”巴拉瓦迦还 请求梵天找到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方法。
梵天对巴拉瓦迦说:“到圣人瓦希斯塔那里去吧,请求他继续讲述罗 摩那高贵的故事,聆听这故事就能从无知的黑暗中解脱出来。”(说了这 些话之后,)梵天还不满意,就陪着巴拉瓦迦来到了我的隐居地。
梵天接受了我的崇拜。之后,他对我说道:“圣人啊,你那关于罗摩 的故事应该是人类跨越轮回之海的救生筏。”
我对梵天这突如其来的请求感到为难,我就请求圣人巴拉瓦迦解释 梵天说的话。巴拉瓦迦重复了梵天的话梵天希望您讲述罗摩的故事, 这样可以让众生超越悲伤。我也请求您,圣人,请您详细地告诉我,罗 摩、罗什曼那(Laksmana)以及其他兄弟们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 来的。”于是,我告诉了巴拉瓦迦有关罗摩、罗什曼那以及其他兄弟们和他 们的父母、王宫中的其他成员获得解脱的秘密。而且,我告诉巴拉瓦迦: “我的孩子,像他们一样活着,你也可以当下脱离苦海。”
蚁垤继续说道:这世界表象就是一个幻象,就如同天空的蓝只是视觉的幻象而已。 我认为,最好不要让心意停留在这幻象上,而要忽略它。只要还没有确 立世界表象非真这一信念,人就既不能脱离痛苦,也不能明白自己的真 性。只要勤奋钻研这部经典,就会树立起这信念。那时,人就会获得坚 定的信念:客观世界是真与非真的混合之物。如果不钻研这部经典,即便活几百万年,也不会发现真知识。
解脱意味着毫无保留、完全弃绝一切精神习性。精神习性有两种: 纯的和不纯的。不纯是出生的原因,纯是从出生中觉悟自己。不纯是无 知与私我意识的本性。无知和私我意识是种子,可以说,它们就是轮回 再生的种子。抛弃这些种子后,那仅仅维持身体的精神习性就是纯的。
即便对那些活着时就已解脱的人,也存在这种精神习性的作用,但它不 会导致“轮回再生”,因为“轮回再生”由过去的力量维持,而非现在的力 量。我告诉你罗摩是怎样过着一种解脱生活的,了解了这些,你就会从 对有关衰老与死亡的误解中明白过来。
罗摩从老师隐居地回来之后,就在他父亲的王宫中从事各种活动。 他渴望游历整个国家,去朝拜圣地。罗摩来到他父亲十车王面前,请求 父亲允许他进行朝圣之旅。他的父王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曰作为朝圣之 旅的启程之日。到了那一天,接受了家族长者们深切的祝福之后,罗摩 启程了。
从喜马拉雅山脉开始往下,罗摩和他的兄弟们游历了整个国家之 后,返回了都城。全国人民都欢迎他的归来。
蚁垤继续说道:罗摩进入王宫,虔诚地跪拜他的父亲、圣人瓦希斯塔,还有其他的长 辈与圣人。一连八天,整个阿逾陀城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人们欢庆罗摩 王子朝圣归来。
罗摩在王宫中认真履行着他日常的工作职责。然而,过了不久,就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逐渐消痩,憔悴,苍白,衰弱。看到心爱之子的容 貌与行为发生了这突如其来无法解释的变化,十车王非常担忧。每当他 问起罗摩怎么了的时候,罗摩都回答说没有什么,十车王问罗摩,“亲爱 的儿子,是什么令你忧伤? ”罗摩礼貌地答道,“父王,没有什么令我忧 伤。”然后,罗摩就继续保持着沉默。
十车王向圣人瓦希斯塔寻求帮助。圣人神秘地回答他,这是必然 的,罗摩这样的行为举止是有缘由的。就如同在这世上,在产生变化的 原因没有产生之前,这世界不会巨变,就如高贵的人,如果没有适当的缘 由,他们不会表现出愤怒、失望、喜悦等情绪。”
http://s4/mw690/005I7jBizy74xbprcFdc3&690
http://s1/mw690/005I7jBizy74xbqt6yA10&690
未完待续摘。
感谢本人当年攒下的五笔盲打法,感恩译者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致敬经典,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