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没必要重新分班
标签:
高英教育分班 |
小学四年级,没必要重新分班
文/高英
新的学年开始了,女儿升入四年级。
开学前,我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四年级不再重新分班。
不知校方出于什么考虑,上一级小学生在升入四年级时被重新分班:除了原来的班主任可以有权利留几个学生之外,把同一级学生名单汇总在一起,被打乱后进行了重新分班。
我一直不明白这样做的积极意义何在。尤其是女儿这一级小学生,入学时并没有进行成绩测试,当初就是随机分班,不存在按成绩择班现象;现在教育部门不让小学排名次,强调淡化分数意识,自然不能分快慢班。不为成绩考虑的话,那么重新分班干么呢?实在令人费解。
因为上一级重新分了班,临近三年级期末的暑假前,各种渠道传出的消息都是女儿这一级仍要重新分班。于是,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心就开始波动了,各种想法都有。
对于富有集体荣誉感的女儿来说,分班是个坏消息,她不愿意脱离熟悉的班集体,舍不得与要好的同学分离;对于我和老公这两个做家长的人来说,认为分班实在没必要,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看,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稳定的环境来成长,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小学生显然最好不要随意变更环境。
重新分班,仅就成绩而言,好学生大都继续好,差学生大都继续差,与此同时,因为环境变化,有的好学生会变差,有的差学生会变好。但就全级学生的总成绩概率而言,估计总体还是和不分班一样,因此,为成绩分班没有意义。
不为成绩的话,重新分班的积极意义何在?小学生需要稳定,就成长心理而言,重新分班弊大于利;老师们换一批学生来教,诚然可以因面孔新鲜而暂时消除职业倦怠感,但未必如教已经知根知底的学生那样得心应手。
我曾经辅导过女儿上一级的学生,去年有位学生向我诉苦说,开了学就像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需要重新适应老师和同学;为防止串班难以管理,班主任不让和不同班的原来的好友交往,自己心里很是失落。
拥有稳定的小伙伴对于儿童的生活非常重要。同学三年,孩子们刚刚磨合好了,一块成长起来,开始到了懂事的年龄,却被强行拆开,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并非福音——重新适应新群体,至少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
尽管白白害我女儿为将要分班的事抹了好几次眼泪,我们还是为校方不再让四年级重新分班而高兴,而喝彩。
这次乌龙事件,也考验了下大家的心理。对于分班,我们除了向班主任表示了下希望继续留在原班级的意愿之外,就一直置身事外,持了顺其自然的态度静候结果。我想,假如非要分班,那就让女儿接受一下现实的变动不安,提前磨炼出她面对成人世界不可控部分的勇气。因此,虽然不赞成重新分班,但是我们也没有去对此有所抗议。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够富有心理弹性,增强对这个“人生十之八九不如人意”的世界的适应心理。
我想:对于小学而言,无论校方领导还是普通老师,都要在懂教育学的基础上,学习下儿童心理学,把精力放在完善教学和引导学生成长上,对学生不言放弃;对于家长而言,没有特殊情况,与其把心思放在总想给孩子换一个理想的班级上,不如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好自家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而言,则要教育孩子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要主动去学、乐于去学,而非挑拣老师,更不能看老师是谁而决定学不学——学生可以不喜欢老师,但要喜欢学习。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班级,只是教育界的奋斗目标,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和每个老师、每个学生一样,有着自身的优缺点。平时我们是在比较的情况下,看到有一些学校、有一些班级相对好,可以赞赏并去借鉴学习。不过,要是大家都想通过重新分班来让情况变得更好,显然不切实际。
小学四年级,重新分班实在没有必要。这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的那样,儿童就像植物一样,需要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中成长。2016/9/2
高英的邮箱:2799286270@qq.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