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待非故意失信者:晚间静谧,催收勿扰!对835万老赖零容忍!

(2024-05-16 10:04:58)
标签:

it

财经

房产

股票

时评

善待非故意失信者:晚间静谧,催收勿扰!对835万老赖零容忍!

一、铁腕治理,对835万失信者零容忍

截至昨天(2024515日),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显示,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已突破835万大关,高达8353733个。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仅是数字游戏,它背后是无数债权人的辛酸与泪水,更是社会信用体系遭受严峻挑战的缩影。

面对如此庞大的失信群体,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坚定立场,铁腕治理。正如古人所言:“人无信不立。”在当今社会,信用是个人和企业立足的基石。对于那些恶意逃废债务、故意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失信被执行人,我们必须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以儆效尤。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等限制措施,不仅是对失信者个人权益的剥夺,更是对其失信行为的严厉打击。同时,在金融、工商、税务等领域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全方位的限制,旨在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让失信者无处遁形。

二、温情相待,善待非故意失信者

然而,笔者认为,在严惩失信被执行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非故意违约的欠债人。他们或许因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暂时陷入困境,但内心依然渴望摆脱困境、重建信用。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应秉持宽容与理解的态度,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近年来,监管部门已对非法催收、暴力催收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并强调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非银机构,都必须规范催收方式。就在昨天,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共同研制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下称《指引》)国家标准,并已通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

《指引》明确规定,当联系人明确拒绝催收时,催收人员应尊重其意愿,不得再行联系。同时,催收人员在与联系人沟通时,仅限于询问债务人联系方式或请其代为转告债务人与金融机构联系,不得透露债务人的逾期欠款等敏感信息。更为人性化的是,《指引》对催收时间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在晚上22点至次日8点这一人们休息的关键时段内,不得进行催收作业,以确保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针对非故意失信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对于已履行部分还款义务、表现出积极还款意愿的欠债人,我们应给予他们信用修复的机会。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修复计划、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引导他们逐步摆脱困境、重建信用。

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充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避免将贷款发放给存在潜在违约风险的借款人。同时,加强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借款人的违约行为。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信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信用的良好氛围。

总之,笔者建议,面对835万老赖和更多的非故意失信者,我们需要采取既严厉又宽容的态度。在严惩恶意失信者的同时,也要善待那些非故意违约的欠债人。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等工作,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诚信、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