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结束三连阴!1月中国经济先行指数报告(一)千顺·万顺

标签:
it财经房产股票时评 |
刚刚,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采购经理指数)产出指数分别为49.2%、50.7%和50.9%,比上月上升0.2、0.3和0.6个百分点。从制造业来看,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势头。
经济先行指数,能确切地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在经济全面增长或衰退尚未来临之前就率先发生变动,可以预示经济周期中的转折点和估计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推测经济波动的趋向。在美国,市场最为关注的是非农就业人数、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美国很多经济政策都是围绕就业、CPI制定。与美国不一样,中国虽然也关注CPI、就业,不过市场更加看重采购经理指数(PMI),特别是制造业PMI。
这一月的制造业PMI为49.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下降势头。这一显著变化,无疑为全年经济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这不仅是经济数据的回暖,更是市场信心的一次重塑。
市场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动力。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上升,显示出国内外市场需求均呈现趋稳回升态势。特别是在消费品制造业方面,得益于假期消费和春节消费预期的带动,市场需求加快释放,为全年消费市场的繁荣开了个好头。
企业生产活动也在加快增长。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的上升,表明企业对于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正在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同时,产成品库存指数的上升,也反映出企业对于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市场需求收缩的制约仍然存在。订单类指数仍然低于荣枯线,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接近60%。这提示我们,在以政府投资带动内需扩大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以尽快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非制造业方面,商务活动指数的稳定扩张,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有所回落,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持续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建筑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较强。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特别是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
此外,新动能行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装备制造业PMI虽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但仍连续5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高技术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PMI上升0.7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PMI连续两个月上升,行业呈现趋稳运行态势。这些行业的稳健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市场需求收缩的制约仍然存在。订单类指数仍然低于荣枯线,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接近60%。此外,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的信心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政策层面,应继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以更有效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也应抓住机遇,加大创新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深圳钱诚数字普惠金融课题组负责人认为,2024年1月中国经济先行指数报告释放出积极信号,中国经济正稳步走出低谷。然而,我们仍需保持警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定能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