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父亲未按承诺帮儿子买房,被告上法庭
(2023-11-17 22:35:10)
标签:
财经房产时评it股票 |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老陈回家后细心思量,却发现自己无法兑现这个承诺。原因在于他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拿出那么多钱实属困难。他向儿子坦言自己的困境,表示无法出资购买婚房。小陈听后大为不满,与父亲大吵一架后,经过派出所调解,老陈写下书面协议,承诺出资100万购房款。
时光荏苒,老陈始终未能在约定时间内支付这笔款项。小陈在多次催促无果后,无奈将父亲诉至法庭,要求兑现承诺。在此过程中,老陈表示自己经营遇到困难,还欠了不少银行贷款,实在无力出资。他希望能撤销该赠予行为。而小陈则坚称,该份协议为出资购房合同,不是赠与合同,不可撤销。
法院经审理认为,老陈父子签署的协议实为赠与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因此,老陈有权撤销该赠予行为。小陈无权向老陈要求继续履行承诺。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小陈的诉讼请求。
这个案件让我们深思:在生活的琐碎中,我们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承诺?那些随口而出的“我答应你”、“没问题”,是否也曾像老陈的购房承诺一样,在现实的压力下变得苍白无力?那些被我们珍视的亲情、友情、爱情,是否也曾因为无法兑现的承诺而出现过裂痕?
这个案件让我们明白:在做出承诺前,我们需要深思熟虑,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责任。不要让无心的承诺成为别人心中的期望,更不要让无法兑现的承诺成为别人心中的失望。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接受现实,理解他人的困难。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承诺都能被兑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珍惜彼此的感情。
最后,这个案件也让我们认识到:法律是公正的裁判者,它不会因为感情而改变规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遵循法律的规范。法律既保护每个人的权益,也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在这个故事中,老陈和小陈都是受害者,他们被无法兑现的承诺所困扰。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困境,更需要从他们的故事中吸取教训:珍惜感情、信守承诺、理解现实、遵循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附一】
中国矿业大学90后校友吴幽,2019年4月宣布向母校捐赠1100万元。因未履行1100万元捐赠承诺,吴幽被母校基金会告上法庭,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事件区别:
老陈未按承诺帮儿子买房上法庭的案件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纠纷,主要涉及到父亲老陈未能兑现对儿子小陈的购房承诺,导致父子关系紧张。
吴幽未履行1100万捐赠承诺被母校基金会告上法庭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捐赠和法律责任的案件。吴幽作为校友,公开承诺向母校捐赠1100万元,但未能履行这一承诺。母校基金会因此采取法律行动,将其告上法庭。
法院判决不同的原因:
在老陈的案件中,法院将案件视为一个家庭内部的赠与合同纠纷。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因此,法院判决老陈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履约,向儿子支付承诺的款项。
在吴幽的案件中,母校基金会以“赠与合同纠纷”为案由起诉吴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即赠与人与受赠人一旦达成合议合同即告成立,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此,法院判决吴幽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捐赠承诺,向母校支付1100万元。
综上所述,这两个事件在性质上有所不同。老陈的案件主要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纠纷,而吴幽的案件涉及到了捐赠和法律责任。因此,法院对这两个案件做出了不同的判决。
(待续)
【附二】
这其实也是一个财商普惠问题。
深圳钱诚数字普金融课题组负责人认为,要实现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需要从财商提升入手,让数字普惠金融先行,从而推动金融服务的完善与提升。为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闭幕后不到一周的2023年11月6日,深圳钱诚研发上线了“金融强国·财商普惠公共服务平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