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经营贷“涉房”揭秘(一)千顺·万顺
(2023-09-20 09:36:26)
标签:
it财经健康情感时评 |
深度分析:经营贷“涉房”揭秘(一)千顺·万顺
在金融市场的繁华背后,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一直存在。这种顽疾不仅涉及到金融稳定和监管政策,更是影响到了广大普通购房者的利益。
一、现状: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经营贷,原本是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发展而设立的贷款。然而,近年来却有大量资金通过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给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来了负面影响。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经营贷进入房地产市场,但这种违规行为却屡禁不止。
二、利益驱动
贷款中介之所以敢“拍胸脯”保证放贷,仰仗的是其背后一套完整的分工、分润体系。这其中包括壳公司交易、假经营流水炮制、记账公司养壳、关联账户委托支付等环节。通过这些操作,贷款中介能够为购房者提供低利率的经营贷,从而降低了购房者的房贷压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押经营贷利率则节节下滑。以广深为例,2022年市场主流的住房抵押经营贷产品利率在3.75%左右,今年已经跌到3.1%。不久前,广州有银行推出的经营贷产品,利率更是跌破了3%。
提高金融素养:加强对公众的金融教育,提高公众对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使公众更加理性地看待投资和消费,防止被不法中介所误导。
严格控制房贷审批:银行应加强对房贷申请人的资质审核,严格控制房贷审批,从源头上防止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同时,对于已发放的房贷,要定期进行贷后管理,及时发现
加强信息披露和共享: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使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之间能够及时沟通信息,协同作战,共同打击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行为。
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对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监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既要鼓励创新,又要防止风险外溢,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之,经营贷“涉房”背后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但其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公众金融素养、严格控制房贷审批以及加强信息披露和共享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