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金融·新兴金融(2023-9-02)(一)千顺·万顺

(2023-09-02 06:48:36)
标签:

it

财经

健康

情感

时评

数字金融·新兴金融(2023-9-02)(一)千顺·万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掀起调查研究热潮。“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带回来”提升工作水平。本栏目由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出品,其负责人强调利用数字科技跟踪和梳理最新的数字金融、新兴金融监管政策、热点关注与机构动态等,带来最新鲜、最有价值的营养。来看最新要情:

     各地陆续发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上海、北京、深圳率先调整

今日,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吉林、内蒙古等多地陆续发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深圳:2022年5月15日至今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水平为LPR+30BP。央行深圳市分行公示深圳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历史调整情况,2022.5.15-至今,深圳执行利率下限水平为LPR+30BP。

    两部门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30%。同时,自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由该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借款人和银行对于有序调整优化资产负债均有诉求。存量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降,对借款人来说,可节约利息支出,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对银行来说,可有效减少提前还贷现象,减轻对银行利息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可压缩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置换存量住房贷款的空间,减少风险隐患。为更好适应上述新形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明确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鼓励银行与借款人协商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回应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关于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公告》,《公告》称将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正在积极依法有序推进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工作,抓紧制定操作细则。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提供便利服务,依法合规开展好利率调整工作。后续具体操作指引及相关事宜将通过银行官网、网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

最高降25BP!股份行与大行同步 多家全国性银行定存挂牌利率今起下调 部分银行大额存单也降了

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今日集体下调定存挂牌利率。从调整幅度来看,一年期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下调20个基点,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大额存单也同步出现下调,最高降幅为25BP。

业内认为,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调整一般滞后于全国性银行,预计接下来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也会逐渐跟进下调。本次挂牌利率下调,长端降幅大于短端,此举有利于缓解存款定期化、长久期化,同时能够减轻资金空转套利。

中信证券: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已经见底未来或将反弹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优化调整,预计将和前期认房不认贷的政策一起形成合力,助力居民减轻置业负担,有利于加快释放合理住房需求。这也显示了政策积极有为,果断致力于防风险和稳增长。存量房贷利率重定价,有望降低居民负担,释放消费能力。中信证券测算,相关政策可能为超过1000万中产家庭每年节约1.2万元的资金成本。

中信证券认为,在户籍改革的助推下,在区域发展重心变化和城市更新思路变化的加持下,以城中村改造为供给侧核心新变量,以新市民进城为需求侧核心新变量,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已经见底,未来或将反弹。房地产产业链不仅受益于短期房价走稳,更受益于中长期新的高质量城市发展浪潮。中信证券看好房地产产业链的投资价值,也相信房地产价格走稳,有助于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中信建投:楼市成交持续改善

中信建投9月1日研报指出,住建部、央行、金管总局发布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国常会通过规划建设保障房的指导意见,预计支持性政策将持续推出,在当前的强政策预期下,销售高频数据持续改善,重点城市一二手房销售环比上升,我们认为,在政策支持下,重点布局于高能级城市的房企将从中受益。此外,城中村改造为行业带来全新机遇,地方国企有望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