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2023-07-28)千顺·万顺
(2023-07-28 19:48:26)
标签:
it财经健康情感时评 |
粤港澳大湾区(2023-07-28)千顺·万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掀起调查研究热潮。“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带回来”提升工作水平。本栏目由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出品,其负责人强调利用数字科技跟踪和梳理最新的大湾区监管与政策、区域经济、产业动态、特别关注等,带来最新鲜、最有价值的营养。来看最新要情:
监管与政策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出台指导意见精准打击第三方监测数据造假
日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出台《关于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执法检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力求加强和完善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执法监管,防止弄虚作假。今年初,生态环境部将“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纳入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制定了《深圳市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零容忍”的态度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截至7月21日,全市共抽查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共937家次,共发现问题机构144家,已整改完成85家,立案20宗,行政罚款67万元。
广东多部门送政策上门
今年6月,广东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制造业当家22条”)明晰了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2027年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2035年全面建成制造强省的战略目标。今年7月底至8月初,广东组建“制造业当家22条”政策宣讲团队,将赴珠三角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送政策上门。7月27日,首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22条”政策宣讲培训会在广州召开,为企业“传经送宝”“答疑解惑”。
区域经济
上半年深圳经济同比增长6.3%
7月27日,深圳市统计局正式发布,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297.60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81.98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604.57亿元,同比增长7.2%。深圳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产业动态
深圳坪山与上海复星医药签约,携手助力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7日,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坪山区与复星医药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开展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广泛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业,开展创新研发孵化和产业赋能,助力坪山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预计培训超过500人次 广东省(江门)产业数字化研发孵化基地首期培训班开班
记者从昨日(7月27日)举行的江门市工业互联网大会暨广东省数字化转型“走进十行百县”系列活动中获悉,广东省(江门)产业数字化研发孵化基地第一期培训班昨日正式开班,今年预计培训企业管理者、数字化转型实操人才超过500人次。据介绍,广东省(江门)产业数字化研发孵化基地位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目标是建立成为立足江门、辐射广东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孵化基地。该基地全面整合“政、产、学、研、企”生态资源,以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为主要研究领域。
“税引擎”发力增速广东汽车产业领跑新赛道
广东立足汽车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产业配套和推广应用后发优势,全省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和规模稳定增长,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优化,其中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更加深入,释放出了广阔的产业协作空间。在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广东税务部门坚持高质量发展鲜明导向,聚焦强产业、稳大盘,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助力做强“绿色能源牌”。今年4月,广东税务发布“税收助力制造业当家”大企业定制性纳税服务专项行动,推出税企沟通提层级、税费诉求快响应、“一企一策”量身定、税费政策细落实、动态预警防风险和数智服务增效能六大定制服务举措。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永生表示,目前广东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在税收减免、购买补贴等政策上给予支持,提振了市场信心,税务部门通过精细化辅导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为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增添了强劲动力。
特别关注
广东加速构建特色科普产业体系
近日,据广东省科技厅消息,广东已形成全省大科普格局,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广东正加速推动科普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公益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新模式,聚力提升产业化发展能级,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近年来,广东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省市联动,加大经费投入,构建科技场馆体系,加速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入探索公益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新模式等,推动全省大科普格局形成,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8%,比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