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调查研究报告摘要(七)千顺·万顺
(2023-06-04 11:00:43)
标签:
it财经健康情感时评 |
(不法法贷款中介案例)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报告是对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调查研究,摘自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调研报告。其负责人胡尔义表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作用,让数据说话,巧用数据、妙用数据、活用数据。
为期六个月,已过1/3
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为的通知》,主要是针对不法贷款中介的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治理,以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骗费】
王乐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2023年年2月底,有资金需求的他突然接到一条主动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可提供银行扶持企业贷款,“说是政府对我们这种创业大学生有扶持方向和政策,他们可以帮助我在银行贷款30万至200万,让我有时间前往公司详细聊。”王乐说,这家公司名为“陕西云启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3月初他前往公司确定了贷款的金额和费用,“我申请的贷款金额为200万元,利息在2厘8,先息后本,贷款期限为五年,贷款批下来钱总共向公司支付3万元的费用,约定办不下来费用会全额退还。”
王乐说,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会先收取一定的定金,随后会通知顾客在什么时间前往公司进行面签,若面签顺利,就会收取剩下的“担保质押金”,“面签过程很敷衍,就一位自称担保公司的人拿着我的手机进行操作,不到一分钟就通知我面签通过。”王乐说,面签通过后,对方所谓的银行也向他打来电话核实信息,但从未说过是哪家银行的,一直等到四月底五月初,贷款仍是没有办下来。
“五一假期过后,我们前往公司办公地点时发现,公司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已经搬走了,这时对方称是公司一些出了问题,有回款就会将钱退给我。”王乐说。
近日,被打掉的陕西捷睿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手法,大同小异。1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经初步查实,该案受害群众超1000人,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骗收】
王某做生意急需资金,但由于自身资质不足,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取贷款。赵某在得知王某需要贷款,且申请了几家银行都不肯放贷后,便承诺可以帮助王某在正规银行申请贷款。但是,赵某对王某说,因为王某征信有问题,银行需要先行扣除十年的利息。等到王某申请到100万元贷款后,仅拿到70余万元贷款,其余被中介以手续费、垫付费用、十年利息费等各类费用名义扣除。拿到贷款后,王某联系贷款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方知,银行不存在预先扣除利息费用这个说法,是被中介欺骗了。王某醒悟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倒骗】
甲企业在乙银行有2000万元贷款到期,贷款到期前,甲企业告知乙银行无法筹集到还贷资金。为了避免被追责问责,乙银行客户经理便帮助甲企业寻找过桥资金归还到期贷款。在银行客户经理的联系和共同参与下,贷款中介与甲企业商妥倒贷事宜,并为甲企业提供过桥资金。然而,由于甲企业涉嫌土地重复抵押,银行未能给甲企业贷款,导致过桥资金未按时偿还出借人。诉讼后,经最高法最终裁定,乙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职务行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返还甲企业在中介处的借款2000万元,及以此为基数,自借款之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至判决生效之日止的损失。
【反催收】
“反催收”黑产一般通过互联网平台招揽客源,活跃于各个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投诉平台等,期间黑产会雇用大批专职或兼职的代理、中介人员,仿冒律师法务、财务顾问,甚至是“上岸”的过来人,来游说客户进行“逃废债”行为。此类黑产往往摆出正义的姿态,视频中充斥着对催收、贷款方的指责。
除了通过高昂的手续费对借款人进行收割外,反催收黑产的获利链条也在进一步延伸。反催收黑产通过倒卖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二次榨取借款人的剩余价值,例如将借款人的信息提供给高利贷、以贷养贷的中介等,做到一石多鸟,甚至将隐私信息转卖给下游黑产,对客户进行定向诈骗,最大化利用客户价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