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报道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小贷调查研究成果(一)千顺万顺
(2023-05-11 08:06:06)
标签:
it财经健康情感时评 |
(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调研报告显示,自2014年7月全国首家小贷公司挂牌新三板始,累计有46家小贷机构挂牌新三板,挂牌数一度占据新三板金融企业半壁江山。不过,目前已有31家小贷公司终止挂牌。报告认为,小贷公司的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不稳定,导致经营利润减少;二是监管政策趋于规范,如融资渠道和方式、融资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发生变化,小贷公司的业绩下滑;三是经济不景气使得投资获利的空间变得狭小,这直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原标题《5年减少超2600家!小贷公司正批量消失》
【5年减少超2600家!小贷公司正批量消失】
证券时报2023-05-10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小贷行业洗牌已进入拐点,“劣币”的出清,“良币”迎更多良性发展空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让数据说话,巧用数据、妙用数据、活用数据。本报告是对全国新三板小贷公司行业的调查研究,摘自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调研报告。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掀起调查研究热潮。
新三板小贷上市公司并不多,却引发行业内外热议。这并不是因为小贷公司在数量上是新三板金融类企业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是因为新三板小贷在某种程度是小贷行业、传统民间借贷业的影像。我国民间借贷规模极为庞大、极不透明,在促进经济增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又引发诸多严重问题。集中披露的新三板小贷上市公司年报就成为了观察全国小贷行业、传统民间借贷业,以及服务对象中小微企业生存现状的最直观样本。
自2014年7月全国首家小贷公司挂牌新三板始,累计46家小贷机构挂牌新三板,挂牌数占新三板金融企业半壁江山。
目前,还有15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
【15家业绩】
2022年较2021年:总营业收入减少3449.28万元、下降4.63%,利润总额减少12180.01万元、下降27.94%,营业利润减少12299.67万元、下降28.23%,净利润减少9362.91万元、下降30.88%,总资产减少23848.86万元、下降3.56%,总负债减少18607.86万元、12.42%,净资产5241.00减少万元、下降1.01%,每股收益减少0.023元,每股净资产减少0.013元,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70%,总股本不变,不良贷款余额增加1293.54万元、增1.75%长,不良贷款率下降2%,贷款余额99297.84增加万元、增长19.23%,员工人数平均每家减少10人、下降3.50%。
【15家业绩】
2023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15594.81万元,利润总额13028.83万元,营业利润12979.55万元,净利润10251.83万元,总资产664349.34万元,总负债139551.67万元,净资产524797.67万元,每股收益0.025元,每股净资产1.28元,净资产收益率1.92%,总股本410394.70万股。
2022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15855.99万元,利润总额11591.14 万元,营业利润11552.06万元,净利润9124.96万元,总资产645659.23万元,总负债131264.88万元,净资产514394.35万元,每股收益0.022元,每股净资产1.25元,净资产收益率1.74%,总股本410394.70万股。
2023年一季度较2022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减少261.18万元、下降1.65%,利润总额增加1437.69万元、增长12.40%,营业利润增加1427.49万元、增长12.36%,净利润增加1126.87万元、增长12.35%,总资产增加18690.11万元、增长2.89%,总负债增加8286.79万元、增长6.31%,净资产增加10403.32万元、增长2.02%,每股收益增加0.003元,每股净资产增加0.03元,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18%,总股本不变。
总的来说,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
【扶持】
我国经济运行还处在恢复性阶段,内生动力依然不强,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这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影响更为明显:成本居高不下、订单减少、效益下滑、应收账款拖欠、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都是制约中小企业重新景气起来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小企业最缺的还是资金支持。虽然央行多措并举在金融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精准滴灌”,但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来源的渠道并不通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大量的信贷流动性是在金融体系内“打转”,在政府、银行、国有企业等环节之间进行简单循环,并未实现实际工作量。
数据显示,目前政策性利率为3%多,给国企的中长期贷款已跌破1.8%,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实际平均在6%~10%。而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则是融不到资。
这表明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包括提振经营主体的信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平等的市场地位等。这需要在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上进一步加力。
其实,最好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是先扶持小贷公司发展,特别是新三板小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