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每日要闻(2023-02-22)
(2023-02-22 19:23:25)
标签:
it财经健康情感时评 |
大湾区每日要闻(2023-02-22)
监管政策
广州南沙:以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塑造协同港澳新标杆
“南沙是改革开放的高地和引领粤港合作前沿的前沿。要站在高角度、大格局上去考虑与南沙和香港的深度合作,粤港两地互补才能共赢。”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岳毅在咨委会2023年第一次大会上表示。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在南沙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新的一年,南沙将以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总牵引,落实“双15%”税收政策和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互联互通的支持和打造规则衔接高地等措施,进一步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再上新台阶。
国台办:各地文旅部门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
国台办发布 2月22日消息,有媒体提问,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观影人次为1.29亿,显示大陆影视文化市场回温。《流浪地球2》《狂飙》等优质影视剧在两岸同时掀起追剧热潮,流行文化成为了当下突破两岸民众隔阂的重要媒介,请问近期对推动两岸影视文化交流合作有哪些计划?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今日应询表示,在演出市场方面,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已发布消息,从2月16日起,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
6类大湾区内地人才可申请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为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决定,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6类内地人才可以申请办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6类人才包括: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卫健人才,法律人才,其他人才(由湾区人才、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香港计划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
2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表2023-2024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时表示,未来特区政府会继续积极与内地探讨各项扩容增量方案和优化安排,例如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债券通,以及进一步扩大沪深港通合资格证券的范围。此外,特区政府也会研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产品,包括在港发行国债期货,为香港资本市场持续注入新动力。
区域经济
最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排名出炉,深圳全国第一
2月21日,第二届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在深圳举办。会上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圳以79.42的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一;去年得分为77.83,同比增长2%;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紧随其后,位列全国前五。《报告》的评估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在五个一级指标中,深圳的市场环境得分和法治环境得分均位列全国第一,融资环境得分位列全国第二,创新环境得分位列第四,政策环境得分位列第三。
广州首轮集中供地16宗!番禺、荔湾、海珠出让数居前三
2月21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挂牌方式出让16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总建筑面积214.25万平方米,总挂牌起始价约324.01亿元。本轮实际出让数量最多的是番禺区(5宗),其次是荔湾区(4宗)、海珠区(3宗)、增城区(2宗)、天河区(1宗)、白云区(1宗)。
2022年全省净增长市场主体107.4万户 广东将打造一批质量创新先导区和强国标杆城市
2月20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透露,2022年,全省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相比上年末分别增长7.0%、5.3%、8.5%,全年净增长市场主体107.4万户。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将以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打造一批质量创新先导区和强国标杆城市,加快布局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提升重点产业集群检验检测综合能力。广东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在大湾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上力求新突破,推进大湾区市场监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出一批“湾区标准”,开展“湾区认证”,扩大“港澳药械通”目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竞争政策委员会。
产业动态
深圳产值达750亿!世界无人机大会6月深圳举行
“世界无人机之都”深圳,已经聚集1300多家无人机企业,2022年产值达750亿元,约占全国的七成。今年6月2~4日,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八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将在深圳举行。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表示,自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以来,无人机已经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湾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数量增至19家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月22日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名单的通知》,“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数量再增14家。该通知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实施“港澳药械通”的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院区)、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等14家医疗机构。2021年8月,“港澳药械通”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正式扩展实施,首批有5家内地指定医疗机构,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州现代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珠海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和中山陈星海医院。
招商局集团在香港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
招商局货柜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广超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要打造创新的互联网技术“科技港”——“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戴广超提及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具体为综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赋能,打通大湾区五大直属海关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认,创新构建大湾区通关物流平台,累计开通25个点位,服务大湾区进出口企业4450家。这种全新的创新模式,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之间实现真正意义的互联互通,以一个货柜为例,只要其进入25个点位内的任何一个港口,所有的港口都有其数据,也就是“一个货柜数据、全大湾区即时共用”。这种全新的模式,非常有利于广州深圳香港三地的港口业。
特别关注
近两个月融资超700亿元,佛山重点园区迎来金融资本重点加持
2月21日,佛山市金融工作局、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佛山市重点项目工作局)联合人行佛山市中心支行、佛山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共同为十大制造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送去金融活水。在当天举行的十大制造业园区暨重大项目投融资对接会上,万洋集团有限公司、佛山金福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南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分别与中国银行佛山分行、顺德农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16个项目的签约金额超过320亿元。而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近2个月,佛山金融机构与重点园区重点项目达成了多项具体合作,累计落地协议金额超过700亿元。
成都首秀大湾区,拿下14个项目
2月20日,由成都市博览局、四川天府新区文创和会展局指导,四川天府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会展联盟主办,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协办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合作伙伴大会(大湾区)在广州成功举办,现场签约14个会展合作项目。本次活动以“'川粤' 千里会高朋,共创共'蓉' 展未来”为主题,通过四川省与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产业生态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对接,探讨后疫情时代会展产业跨区域合作的机遇与潜力,围绕将西博城打造成为“国际展览新高地、会议全球目的地”的目标,积极引进大湾区规模性、高质量展会,彰显天展集团“新链主”引领。
邵东在深圳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湘商回归”恳谈会
2月19日上午,邵东市在深圳市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湘商回归”恳谈会。市委书记周玉凡为邵东市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联络服务站授牌。据介绍,邵东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建立了市领导联系重点邵商和商会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招商联络处,聘请了优秀企业家和业界精英为邵东市招商大使,并在重点商会挂牌成立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联络服务站,加快推动全市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