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相比于日漫和美漫的风靡世界,欧漫相对来说受众面要窄一点,这倒是和题材无关,反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欧漫的选材比起前两者还要丰富,尤其是近几年,谈到日漫就是废宅萌腐,而美漫则更多的是在一条超级英雄的道路上走到黑,当然这些都只是其中一方面,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欧漫确实在表现上会显得更加多元与丰富,而且就艺术追求来说,欧漫可以说是漫画界的阳春白雪。
不过小编其实并不在乎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所以此次盘点就让我们抱着领略不一样的世界去看看以下十部欧洲漫画的风采吧!所选的漫画就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对此有见解的小伙伴们不吝赐教。
《丁丁历险记》——埃尔热(比利时漫画家)

《丁丁历险记》自1929年1月10日起在比利时报纸上开始双周连载。《丁丁历险记》的漫画故事以探险发现为主,辅以科学幻想的内容,同时倡导反战、和平和人道主义思想,在全世界都非常著名。《丁丁》现在已经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58种文字,总销量达2亿册以上。《丁丁》的故事虽然已成为百年历史,但到今天仍然拥有相当的爱好者和纪念者,在欧洲,其系列漫画仍在不断重版之中。
该系列的故事背景基本上是一个现实的第二十世纪,它的主人公是丁丁,一个年轻的比利时记者。他忠实的狐狸梗狗一直辅助他完成任务。后来,在铸造流行增加包括傲慢和愤世嫉俗的阿道克船长,高度智能化的但听障教授微积分,和其他支持的角色,如无能的侦探汤姆森和汤普森和歌剧女主角比安卡卡斯塔菲尔。
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丹麦作家和演员帕勒·哈尔德的环球旅行经历,当时年仅15岁的他44天环游了世界。《丁丁历险记》以15个月一本的周期快速创作,丁丁去了刚果、美洲、埃及,以浓郁的异国风情吸引着读者。
《阿扎克》——莫比斯(法国漫画家)

《阿扎克之一》是该同名系列中唯一一篇黑白漫画,相较于其它几篇,它的情节最为乖张,散发着浓郁的黑色幽默感。在《阿扎克之五》中,风尘仆仆的主角驶过宽广荒芜的平原,终于到达一座核心的建筑物,在突破绿体人的袭击与包围后,他进入了建筑物的核心房间,并为一台精密的机器进行了修理,于是处于另一时空故障、瞎了般的主角又重振雄风,继续上路。
从细腻的纹理、各种细节的并存中,我们能够看到莫比斯在绘制《阿扎克》过程中所花的心血。从无形无体的意识到面对这个沉郁具体的世界,他是在从无到有、一砖一瓦地构筑梦境。这个梦境虽然被绘制在平面上,但是却具有宏大的空间感,一如宫崎骏对他评价道:《阿扎克》有一种“既孤独、又高傲的空间感”。在莫比斯的影响之下,宫崎骏创造了《风之谷》;而作为回应,莫比斯将自己的女儿起名为“娜乌西卡”——《风之谷》女主角的名字。
《一位无足轻重的神》——瑟吉尔·托皮(意大利漫画家)
本书描绘了三个发生在冰天雪地里的奇幻故事:一位被惩罚的爱斯基摩猎人发现了所有从他手中逃跑的猎物;一位残酷无情、逮捕海豹的猎人受到了最坏的惩罚;一位山神正在寻找如何对一位藐视上帝的人进行报复……
在欧洲,托皮声名显赫,法国漫画网评述这位今年75岁的意大利人说:他独特

80年代开始,随着欧美漫画重新传入中国,许多中国的连环画家开始模仿欧美漫画技法,其中效仿最多的莫过于瑟吉尔·托皮的独特风格。虽然至今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远在天边貌不惊人木讷严厉的干瘪小老头,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80年代的中国连环画影响不小。也许是他的作品多为黑白,恰好与当时中国的黑白连环画匹配,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的作品给人视觉和心灵的强烈冲击力。
托皮的色调和独特的构图让人过目难忘,仔细观察他的作品,会发现这是一位用线的大师。他用线条勾勒形体,用线编织阴影,用线雕琢事物,用线烘托气氛……在他的笔下,线条仿佛有了生命,牵着我们的眼睛和思绪渐入佳境。他的线描看似随意,实则严谨,一笔一划犹如木刻,笔锋力透纸背,刻画人物内心入木三分,可见功力深厚。
《革命之路》——艾玛纽埃尔·勒巴热(法国漫画家)

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激情澎湃,作品通过对书中主人公加夫列尔从男孩到男人成长历程的描述,深刻地描画了人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成功借用现实世界美洲小国尼加拉瓜的革命背景,紧紧扣住“人性”的主题,将真实事件丝丝入扣地嵌入到人物成长变化的故事之中,虚与实的转换巧妙流畅,书后附有长达三十多页的创作细节,对于故事的历史背景、人物、场景等故事元素做了详细的介绍。
艾玛纽埃尔·勒巴热是欧洲一流的漫画家。16岁公开发表作品,1994年创作《无恶之地》,2000年获得“安古兰阿尔法艺术最佳漫画大奖”。2000年开始创作《革命之路》,凭此书获得2004 年法国索列斯维尔漫画节最佳画册奖、尚贝利漫画节最佳画册金像奖及2004 年舍维尔尼最佳历史连环画头奖。2007 年,《革命之路》获得第六届摩纳哥电影和文学论坛颁发的最佳改编漫画剧本奖。2012年,获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漫画部门优秀作品奖。
《消逝边境》——冯索瓦‧史奇顿(比利时漫画家)、贝涅‧彼特(法国漫画家)

在《消逝边境》一书中,地理绘图中心的绘图员日夜努力去测绘、解读,并制作比例缩小地图模型,他们似乎相信这些地图的制作将可以为国家带来某些安全感或权威性,(至少那位搭飞行船翩然临到的政治领袖是如此确定),不过在那个混沌的年代中,绘制地图在某些意义上似乎是人类心灵的救赎与医治,至少地图的呈现是如此的清晰明确,并且只要坐镇在地理绘图中心内,遥远的边境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2002年法国安古兰漫画大赏得奖作品。
从史奇顿与彼特的画作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建筑的着迷与专精,他们虽然不是执业建筑师,但是他们笔下的“纸上建筑”(Paper Architecture)却足以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建筑风格,甚至属于他们自己的乌托邦王国。
这种情景十分接近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巴黎市区,在那个年代里,因着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建造并矗立于巴黎古典都市的正中心,法国人开始意识到机械对人类生活的大量入侵,机器大量生产的哲学将个人存在价值贬低到与小螺丝钉相同的地位,社会上因此弥漫着一股存在主义的郁闷空气。不过新艺术时期的巴黎市区,虽然古典建筑依旧林立,但是铸铁塑造的巴黎地铁系统开始贯穿全市,都市的现代机械化逐渐成形,也有许多人逐渐认同并接纳机械生活的来临。这个奇特的年代充满着不安,却也因此充满着许多可能性!
《蓝色笔记LeCahierBleu》——安德雷·朱亚 (法国漫画家)

爱情的发生,真有偶然与巧合?还是一连串别有心机的陷阱……巴黎地铁站对面的一户小公寓,住著年轻貌美的加拿大女孩路易丝,此刻她正擦拭著湿漉漉的头发裸身步出浴室,无意识地走近尚未加装窗帘的窗边。这美妙的画面,猎住了对面电车车厢内两名男子维多和阿蒙的目光,同时对眼前那柔媚多姿的陌生女子心生爱慕。为了追求路易丝,阿蒙找到路易丝的公寓,以柔情攻势掳获她的芳心;维多则利用阿蒙出国旅行期间,不断制造与路易丝不期而遇的邂逅机会,进而趁虚而入。直到路易丝收到装著蓝色笔记本的神秘包裹,发现那竟是维多的私人日记,记载著关於路易丝的一切……「是谁给我这个包裹?原来我被维多跟踪了?」路易丝不断自问……
作者让三位主角各为第一人称,如电影剪接手法般地分述相同故事情节,乃本书精彩之处。其画风线条细致简练、色彩柔和淡雅、剧情架构缜密繁复,於1995年获颁法国安古兰漫画展最佳漫画奖、瑞士谢尔国际漫画节评审团特别奖、比利时查内尔漫画节首奖,作者更以此部作品荣获1996年安古兰年度漫画家大奖。
《夺命假期》——维托里欧‧贾迪诺(意大利漫画家)

本书其实是个短篇故事集,按照作者的说法,犯罪以及神秘的东西一直令他着迷,而且引领着他,仿佛置身于坦桑尼亚的棕榈丛和卡碧岛的悬崖峭壁上,作者沿着讽刺的主线穿行于前六个故事的架构中,因为这只是一场游戏,而讽刺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作者贾迪诺是当了九年的电子工程师才改行创作漫画,他的画无论人物和背景,均精细准确;怪不得有人称他的作品与其是漫画,还不如说是历史书。贾迪诺的叙事技巧优越,画风简洁,为意大利数一数二的漫画家。1994年,作者完成了《乔纳斯·芬克》,获得1995年安古兰漫画展的年度作品大奖。
《由希子的菠菜》——弗德利希‧波雷(法国漫画家)

一位法国漫画家来到日本,在遇见心仪的女孩由希子后便展开热烈的追求,然而由希子却坦承,自己正等待着暗恋的日本男子崛口同意交往的答复电话。但在漫画家锲而不舍的柔情攻势下,让由希子的心渐渐被打动,在崛口来电之前,两人同意谈一场有期限的恋爱……本篇故事发展十分简单,然而透过作者充满爱意的镜头,细腻地记录了由希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两人一起拍大头贴时的甜蜜互动,到温泉旅店里的悱恻缠绵,都被真实深刻地描绘出来,宛如欣赏一场爱情电影小品。
这本漫画的特色在于作者弗德利希·波雷(Frederic Boilet)是位法国漫画家,却采用日本漫画形式(黑白、平装)出版,可说是欧日混血的漫画新品种(Nouvelle Manga)。作者采取相当写实的风格,先用镜头纪录,再以漫画形式重新描绘剪辑。这本漫画对欧洲漫画来说也是相当新鲜的类型,目前已出版多国语言版本,「菠菜效应」继续扩散中。
《Borgia》——JODOROWSKY & MANARA(意大利漫画家)

罗马——圣城不再,诚为混沌,无法无天,博吉亚家,第一教父,史上翘楚。漫画家用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欧洲那段时期的糊涂史。“不为恺撒,宁为虚无”说出这句话的是驰骋整个意大利的瓦伦丁波吉亚公爵,身为教皇的私生子的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狡诈策略,马基雅维利视之为理想的君主。这套系列重点在于他那臭名昭著的父亲——亚历山大六世,讲述这个家族的崛起、兴盛和衰败,罗马不再是神圣之城,而是充斥着无法无天的混乱。
说起欧洲漫画,不得不说Milo Manara这位殿堂级人物。他和Crepax、Pratt被视作当代意大利漫画三杰,甚至是堪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相比的大师。相信接触过欧美漫画的都会或多或少的认识他。
《七海游侠柯尔多》——雨果·布拉特(意大利漫画家)

本作描写水手Corto Maltese在全球的冒险经历,其发行量达数百万册,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风靡世界各地。
《七海游侠》中塑造了Corto Maltese(柯多马堤斯)这个著名的漫画英雄人物。柯尔多出生于马耳他,父亲是一位英国水手,母亲则是来自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吉普赛女郎,这不平凡的身世更使他的魅力光环格外璀璨。Corto Maltese身上具备了知识份子的特质,是一名水手,亦是一个冒险家,他热爱自由,随性不羁,为了追寻梦想,游历世界各地。他在旅途中遭遇战争、邂逅爱情,甚至经历九死一生的考验,在优雅与放浪之间尽现他的绅士魅力。
雨果·布拉特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插图画家和水彩画家。他在一级方程式利吉尔车队(Ligier-Renault)的赛车和音乐巨子保罗·孔蒂(Paolo Conte)的唱片封面上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佳作。布拉特同时还从事电影海报的创作,欧洲各大城市都曾举办过他的画展。
法国文化部部长雅客·朗(Jack Lang)曾授予雨果·布拉特“文学暨艺术骑士勋章”(Chevalier des Arts et des Lettres),以表彰他以不朽巨作为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动漫客官方 微信 微博)
微博: http://weibo.com/p/1006065222928439/home?from=page_100606&mod=TAB&is_all=1#place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