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杨振宁“巧救”恩师

(2019-07-16 07:15:11)
分类: 情感文化



那是上世纪60年末期的一个夏天,父亲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被赶出校门,参加拆除旧城墙的劳动已经很长时间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沉重的心理负担,已使他憔悴不堪。

有一天,校领导通知他参加一项重要的外事活动。不明原委的父亲急忙从工地赶回来,脱下汗渍浸透的旧褂子,换上精纺的圆领大背心,又找出多年未穿的派力司毛料长裤,脚蹬黑布鞋,这是他当时最体面的夏装了。

参加完活动后,他精神特好,格外兴奋,这是文革开始后几年间,第一次看到他露出笑容,一扫平日的沉闷。我们几个刚上中学的孩子怎麽也猜不出其中的奥秘,不知什麽事情能使长期压抑郁闷的父亲如此开心。而父亲则严守当时的外事纪律,对我们的猜测和好奇避而不答。

最奇怪的是,时隔不久学校领导便安排父亲重返学校执教毕业班。

斗转星移,日月轮回。直到今年春节和亲友叙旧聊天时,才得知那一年父亲是得益于杨振宁的“搭救”才重返校园教课。当时在国际物理学领域颇有建树,蜚声海外的杨振宁回国访问,特意回母校崇德中学(现31中)看望,并点名要见几位当年的老师,以谢教诲之恩。这其中便有家父。于是也就有了后来家父从工地到校园的人生转机。

也许,当时杨振宁回母校看望老师的初衷只是表示尊师之意,再叙师生之谊。然而此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于家父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无异于一次“解救”,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的。

 

本文发表于200157日北京娱乐信报  有删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