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

标签:
健康时尚收藏图片文化 |
分类: 巅峰美文 |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此外,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要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等。

“二月二,龙抬头”与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并以此来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西方人称之为“天蝎座”),角宿为龙的角。每当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故称为“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关于龙抬头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问兴云布雨。从此,民问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
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龙抬头习俗:
1、剃龙头:在龙抬头这一天,人们普遍认为剃头会带来好运,因此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头法。

2、吃龙食:中国民间有在二月二这天吃特定食物的习俗,这些食物通常与龙有关,例如吃面条称为“吃龙须”,吃饺子称为“吃龙耳”,吃混沌称为“吃龙眼”,吃猪头肉称为“吃龙头”。
3、祭祀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例如,祭祀土地神,希望得到财神的保佑,以及祭祀龙王,祈求龙王赐福。

4、舞龙:舞龙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通过舞动龙形图案来表达对龙的尊敬和崇拜。
5、开笔礼:在一些地方,二月二还是孩子们举行开笔礼的日子,寓意着智慧和学业进步。他包括正衣冠、朱砂开智、长辈赠言、赠送礼物、启蒙描红、合影留念六个步骤,是一年级新生入学的一种礼仪形式。
6、熏虫: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熏虫活动,即燃烧艾草等植物,以烟雾驱赶虫害,保护庄稼。

7、忌针刺:在有些地区,妇女们在龙抬头这天不能做针线活,以免刺伤龙的眼睛。
8、吃春饼:吃春饼也是龙抬头期间的习俗之一,春饼卷起各种菜,称为“吃龙麟”。
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