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愿您事事“粥”全

标签:
健康时尚收藏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巅峰文汇 |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来临,意味着农历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喝一碗腊八粥,尝到的也许不仅仅是香甜温暖,还有那越发浓郁的年滋味。每年十二月初八,家家户户把这天当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来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安康。
腊八粥又称“八宝粥”,以粳米或糯米搭配7样食材熬制,在南宋文人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一书中便有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熬煮八宝粥的记载。稻米性质温和,易入味,与干果豆类同煮,既可调和五味,又能健脾消滞,益气安神。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据说始于宋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将小米、栗子、杏仁、瓜子、花生等彻夜熬制,一直熬到天亮。熬好后的腊八粥香糯浓稠,或供在桌前敬神祭祖,或分赠亲友正午前送出,或赠送穷人行善积德。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蒜
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过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有腌制腊八蒜的风俗。单看那翡翠碧玉般的蒜瓣,就忍不住流口水了!蒜辣和醋酸香溶在一起,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用,是北方冬天独有的美味。
为什么要腌制腊八蒜?说起来话长,关于腊八蒜,据说是因为“蒜”字和“算”字同音。传说古时候,进入年关, 做生意的这天都要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准备过年,不管是欠别人的,还是别人欠的,心里都有个数。欠账的那些怎么办呢?快过年了,又不好到人家里明目张胆地去要账,国人自古爱面子,就想出了泡制“腊八蒜”送上。欠账的人收到腊八蒜,心里就会明白该还债了。
《腊日》
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腊日》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腊八》
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日》
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