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精品

标签:
健康教育时尚收藏文化 |
分类: 巅峰学堂 |
沈塘(清),字莲航,别字雪庐,江苏吴江人。幼年好画,为吴大激、张之洞所契重,亦擅篆刻。
沈塘(清)
纸本立轴
款识:钱通副本,汉阳万氏所藏,临呈息存先生清诲,壬寅八月吴江沈塘。
钤印:吴江沈塘、雪庐摹古
吴焯(1676-1733),字尺凫,号绣谷,钱塘人,著有《绣谷杂抄》、〈药园诗稿》等。
吴焯(1676-1733)
纸本镜心
款识:癸卯夏日,写祝文宇词兄六秩寿,吴焯。
钤印:吴焯之印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
吴镇(款)
绢本立轴
款识:梅道人识。
钤印:梅花盦、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
苏汉臣(1094-1172),汴梁人,一说为钱塘人,宋代画家。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任画院待诏,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复职,南宋孝宗隆兴初年任承信郎。
苏汉臣(款)
绢本镜心
款识:汉臣。
笪重光(1623-1692),清朝书画家。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逸叟、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传光、蟾光,亦署逸光,号奉真、始青道人,江苏省句容人。笪重光工书善画,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称四大家。精古文辞。有《书筏》、《画筌》传世。
笪重光(1623-1692)
纸本立轴
款识: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皆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宋欧阳文忠公撰,重光书。
钤印:重光、晋陵、蕴仁
鉴藏印:汤浅所藏
潘恭寿、王文治
纸本立轴
款识:衣被深功藏蚕动,碧筐火暖起眠时。题诗劝尔加餐叶,二月吴民要卖丝。成化辛丑,沈周。石田翁春蚕食叶真迹,莲巢仿其画,余仿其书。文治记。
铃印:王文治印、曾经沧海、潘氏慎夫
鉴藏印:葱玉秘玩、清玩草堂、瑞作鉴赏书画之卬
备注:张葱玉旧藏。张葱玉(1914-1963),名珩,字葱玉,号希逸,解放后我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中国传统鉴定书画方法的集大成者、公认的中国书画鉴定界当代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