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旌德,遇见最美的徽风皖韵

(2023-03-27 19:41:16)
在旌德,遇见最美的徽风皖韵
包小惠
时光不语,因为在听春风歌唱;光阴微语,因为在为春雨写诗。春天的每一种美好,都带着生命宛如初见生活时的温暖与惊艳。这个周末,我们宣城散协的部分师友衣沾花香,心染诗意走进旌德,在这座具有浓郁徽文化特色的县城遇见皖南醉美的春天 ,在春天优美的诗章里邂逅徽风皖韵最美的模样。
版书镇,光听名字就有很多联想。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那缓缓打开的长卷之中,方块汉字连绵起伏,转瞬间,一个个活体字模又翻转变化,将一个巨大的中国古代“和”字呈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这个节目展示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技艺场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浩若繁星的文字,正因有了活字印刷,不朽的文化才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版书镇的木活字 体验馆里,木活字展示墙上方方正正的汉字吸引散协的师友们,大家一面惊叹古人的智慧,一面在活木字展示墙前摆拍。体验室里,体验桌早已排的整整齐齐 ,恭候大家光临。活木字印刷术要经过好几个工序才能印出一张字画来:拣字、上墨、刷印、揭纸。我们在作坊里,当起了印刷工。工作人员已经替我们把每个座位上的字拣好了,我们只需自己上墨、印制。给刷子蘸上墨,然后用刷子在模板上上墨。这上墨也是有功夫所在的。上墨人上墨时模板不能移动,上的墨要均匀,否则印制出来的作品墨迹会忽浓忽淡的。看着师友们在认真地印刷,在墨香古风浸染下,我 仿佛踏进了时光隧道,穿回到了一千多年前——一群工人正在用一个个刻上字的木块,刷上油墨,盖上一层白纸,待取下后,便是一张张字画。身着白色长袍的王祯,站在一旁精心地指点着……
如果说在木字体验馆我们体验了活字印刷的魅力,回味祖先留下的智慧,那么国安木雕馆让我们见识了普通百姓对祖先留下的瑰宝的热爱和执着。
木雕馆的主人姚国安 ,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地道旌德人,说起他的藏品,姚馆长如数家珍,两眼熠熠发光。前后二十多年间,姚国安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收藏散落在民间的古代精品木雕3000余件,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藏品,均来自于姚国安的私人收藏。
姚馆长的博物馆以“三奇三宝”见长,以“博、精、奇、文”为特色,镇馆藏品有宋代金丝楠木日月图、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发明的木活字、清代广东潮州精雕矿绘罗汉床、清末“木雕皇帝”杜云松的千工床以及清代名人名家牌匾等。这些经过岁月摩挲的木雕,美得惊世骇俗。其自然形态之美、雕刻工艺之美、人文情怀之美,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木雕的精湛工艺,还融入为人处世的道理。如:二十四孝、孟母教子、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等。 姚馆长对他的每一幅藏品都珍爱有加,了熟于心。他亲自为我们讲解,每一件藏品他都能道出神奇有趣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旌德厚重的历史展馆让我们体会到徽风皖韵浓郁的古典文化之美。现代化的新水街更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慢城慢生活。
细雨纷飞霓虹灯下的水街如梦似幻。在水街口一只巨大的石蜗牛牵引下,我们悠闲地漫步水街。在钢琴键盘上优雅地舞上一曲,那舒缓的音乐从心底缓缓流淌开来;在梦幻般的蒲公英灯柱下来张留影,让思绪与蒲公英一起放飞;在白墙灰瓦的屋檐下来张合影,让疲倦的心灵轻盈起来……喝一杯咖啡,撸一根烤串,念起一段旧时光,旧人旧事在迷幻的灯光中闪烁,每一阵风从河面吹来都是相思的味道。
夜晚的水街在梦中挥之不去,清晨的水街在雾霭中静谧。碧绿的河水倒影着古老的拱桥,青青的柳丝在河面荡漾 ,飞檐画栋与蓝天相拥。一群白鹤在浅水沙滩上嬉戏。温柔的风从耳边吹过,我们再次邂逅细雨,是“沾衣欲湿杏花雨”,闻着雨中的花香,穿过古朴的木桥,遇到桥头卖菜的大娘,聊聊菜价,品品乡音,把徽风皖韵的慢城烟火带回家中。
车子在山路上盘旋,路边山间夹杂着开得正旺的雪白的野梨花和淡粉的野樱花,还有公路旁那一晃而过的怒放的白玉兰紫玉兰。极目远眺,白云在跟群山捉迷藏,已有一片两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点缀在山间梯田里。座卧在山水中的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绿树和山花间时隐时现,让人恍惚间以为那是陶渊明老先生的桃花源。一痕春水生,老杏新花早。一树一树杏花烂漫,纯净而热闹,开在村居的房前屋后,看一眼,心便怦然一动。想想,家家户户守着一片花海过日子,那日子也是缤纷多彩的吧!
在旌德,古道古桥是皖风徽韵的又一道风景线。
天空飘着细雨,但阻止不了我们探寻旌歙古道的热情。走过古道的山门,一股浓郁的竹香扑面而来。古道两旁粗壮的毛竹,伸着翠绿的臂膀欢迎我们的到来。三五结队的师友惬意地沉浸在这天然的痒吧里,思绪随着古道的足迹延伸到一千多年前:长亭短亭,这寂静的山路上,多少人来人往。那印满苔藓的足迹,是生命踏出的诗行。几声清脆的鸟声和着潺潺的溪流声在山间回荡,古道山崖那边一树一树雪白的野梨花正开得灿烂,远处高山间缭绕的云雾,在叙说着旌歙古道传奇的神话。

在旌德,此时如果你不去汪村的岭下花海,一定会后悔。
三月的汪村,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油菜花如火如荼盛开,与散落其间的村庄,错落有致的远山辉映成画,构成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走进三百多亩的梯田花海,亿万朵油菜花在春天里轰轰烈烈,绵绵不绝地进行一场又一场盛大的开放,它们前仆后继,让人感受到真真正正的生长的力量……你看 ,这朵油菜花四瓣全部绽开了,那花心吐出几根小巧纤细的花蕊,四瓣花瓣成十字形,整齐地围绕着花蕊,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这是技艺多么高超的雕刻家雕琢出来的啊!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甜蜜的悄悄话。这朵颜色还是嫩黄色的油菜花,羞羞答答,还没绽放开它的笑脸,显得那么晶莹淡雅。那朵杏黄的油菜花,半开半闭,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引来了蜜蜂和蝴蝶的青睐。凝视着这些忙碌的小精灵,耳畔回响起小学课本里的唐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光下,油菜花是奔放的。南风吹过,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波浪,闪过来一波又一波亮光。油菜花田里,清新、浪漫、沁人心脾的香味与热烈、灿烂、无言以表的金色调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吸引着炙烤着赏花的人。在灿烂的油菜花海中,大家都成了逐光的少年,摆出最优美的姿势,定格美好的倩影。
徜徉 在花田间,想起小时候,每每油菜花开时,我和姐妹们最喜欢在发间插一株菜花,那是我们最完美的童年黄花时代的剪影了。那金黄的油菜花和带着土壤气息的油菜花香,成了我们模糊的童年梦影。如今童年已随着光阴逝去,但记忆里的那些粉粉的嫩黄,却永远地开在心灵深处。
在旌德,我们相遇了最美最靓的春天,也相见了最好最诚的师友。
旌德文联主席王尚文,身患重感冒,带着口罩,事无巨细为我们散协的这次活动忙前忙后,为了不把感冒传染给我们,他每餐都是拣点饭菜在旁边吃。旌德的人那种无私无畏,认真踏实,朴实无华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感谢吴生荣和王延林等主席的辛苦付出,感谢 旌德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助。还要感谢我们师友群里的摄影大师们,他们为我们采风活动留下许多美好的镜头,把旌德的皖风徽韵定格在胶卷里,也把美好的时光久久留地存档下来。
在旌德,我有无数次的感动。感动于相亲相爱的师友,感动于最美的皖风徽韵。
时光不老,岁月缝花。旌德之行,着染春天的色彩与芬芳,演绎出生命中的美好华章,温婉着生活的诗意,喜悦着生命的迭新。旌德的皖风徽韵隽永在心头,师友们的温暖友情铭记在心头。一切美好的模样,将缤纷着今后快乐无忧的岁月!
秋水初稿于2023年3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