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无止境----写在秋鸿琴曲开博一周年

(2015-10-07 04:31:54)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1977年高考

学无止境

菜园子

秋鸿琴曲

分类: 夕阳写意

http://s4/mw690/005GWPJYgy6X3EiqfgTe3&690秋趣

三天前一位北大毕业的老朋友转了一条微信给我,标题是“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新生开学典礼的视频两天被转载上百万”。打开一看,原来是上海交大张杰校长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所作的“独立,成就更好的自己”的讲话。

 

张校长对新生训话的主题是:独立必须要自信、自励和自省张校长在讲话中转述了他与毕业班学生座谈时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精辟总结:----“上大学的过程是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不知道的过程。一开始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逐渐才知道自己不知道;后来又不知道自己知道、再后来才知道自己知道;到最后是以为自己都知道,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不知道”。

 

这段像绕口令一样的话,精辟地总结了学子求学过程中的“知道”和“不知道”,即对知识的初探和深究。实际上,何止学子求学呢?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也是在探索“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不知道”的过程中度过。张校长的讲话不仅是对2015年新生的训导,对我这个已经从上海交大毕业了33年9个月的“老生”来说,也是感触颇深。

 

常言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小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小皮球般大小的知识,他很快把它搞懂了,知道了;转而遇到“篮球”,他又不知道了,等他把“篮球”搞懂之后发现还有更大范围的知识不知道;继而,像月亮般大;像地球般大;像太阳般大;直至宇宙万物。随着学习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知道的知识仅仅是沧海一粟,人类的知识包罗万象,人的一生不停地学习也无法穷尽。

 

记得我儿子中学毕业时不无得意地对人说,“我比我妈读书时间还长呢!我妈只读了八年书”。是的,我接受的正规教育只有小学四年和大学四年。小学四年级结束后开始的那场“革命”,让无数的孩子无书可读。

 

由于没有受到正规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我的知识是凌乱的、零碎的。拿1977年12月那场录取率百分之五还不到的高考来说吧,数学考卷最后一道附加题,应该用代数方法化解,我不会代数,就用了微积分来解题,最后理化卷的数理部分加了九分,不知道是不是判卷老师因为这道附加题给我加了分?又比如语文作文考卷,先写了叙述文,写到一半感觉不满意,转而另起炉灶写了一篇议论文。最后四份考卷中语文得分还是蛮高的。当然,这些都源于自学。

 

几年前搬家时翻出一份自己70年代中期的读书计划表,上面列有十几本书名,还有每本书有多少页,总的多少页,一个月多少天,每天必须读多少页。依稀记得工作一天回家后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坚持完成每天的读书量。得益于我家那个2个人高、一面墙宽的书橱,让我吸取了不少知识。即便在家里受了冲击书橱被贴了封条,我也会在黄梅天潮湿不堪的时侯偷偷揭开棉花纸做的封条,从自家书橱里偷书出来看。自己挣钱后也买了不少书,印象最深的是一套司马迁的《史记》十元钱,花去了我学徒一个月工资的一大半。

 

一直很感谢当时工厂的那个68届老大学生,借给我一套60年代初期的高中物理书,使我得以在恢复高考前的好几年已经有了知识的积累;也感谢当年车间里的技术干部,教会我这个只学过三角函数中的正弦(sin)和余弦(cos),连正切函数(tan)都没有学过的人在进大学之前已经会用微积分解题了;也很感谢车间宽松的环境,让我这个学徒于钳工的人,在搞技术革新的过程中,业余时间学习并动用车间里所有种类的加工机器----车床、磨床、铣床、刨床、钻床等等设备加工零件;还感谢工厂的夜校,在我进工厂的第一天就让我免费参加机械制图课程班,这个惠利不仅使我在技术革新中自己绘图加工零件,还在六年后免修了我大学一年级的机械制图课。所以说,机会总是给了有准备的人。实际上1977年的那场考试,考题并不难,对于一部分像我等这类并不聪明但笨鸟先飞的人而言,占得了先机。

 

很怀念那个给我留下很多美好回忆、四千多人的大型国有企业,它是我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工作环境,按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有着“正能量”的环境,给了一个初次涉世的年轻人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我离开工厂去交大读书以后,曾经飞黄腾达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在改革开放中慢慢萧条直至倒闭,不少工友下了岗。多年以后曾经的工友们偶尔聚会聊起来,感慨当年离开工厂去读书的人结局都比较好,还是多读书有知识好哇!

 

国庆长假期间,我手机的“摄影兴趣小组微信群”里聊起从40-50年前玩摄影到现在玩摄影的巨大变化:

包括我等在内的大部分玩摄影的都经历过在暗房研究显影和定影药水,冲洗120/135胶卷,自己放大照片;

接着是彩色胶卷、彩色照片;去店里冲洗的彩色照片也从3.5’到4’、慢慢变成了6’、7’;

照片拿回家后放在照相薄里,先是那种固定四个角的黑纸板照相薄,接着是带粘胶的照相薄,贴上去就不太容易撕下来;慢慢地变成塑料薄膜的插袋式;

数码相机流行后基本不用照相薄了也不打印照片了,拍了照片直接输入电脑观看,照片容量越来越大,需要用T级的硬盘或者云盘存储了。

而现在拍了照片立马可以通过微信共享朋友圈,不光是手机,连照相机也带WiFi了。

摄影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近几年快速的发展和新技术指数级增长的突飞猛进,人只有跟上了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以活得更加有滋有味。

 

过去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图书馆,而如今网络的搜索引擎可以为你提供解答任何疑问的线索,可以说让老老少少任何人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在家里的菜园子里种了各种蔬菜,比如黄瓜、南瓜、苦瓜、丝瓜、甜豌豆、长缸豆、刀豆、向日葵、辣椒、西红柿;还有梨树、枸杞子等等,这些蔬菜和植物的种植技术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得到,如果没有网络不知道需要买多少的栽培技术书籍呵?我虽然只有短短2-3年的学习种菜的经历,今年继续收获了一百多斤的各种有机蔬菜,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http://s15/mw690/005GWPJYgy6W2qD5zKm4e&690

去年种樱桃小番茄,收获了100磅。今年改种大番茄,估计也可收获100磅

 

http://s12/mw690/005GWPJYgy6W1XZ9Xdh8b&690

从网上得知南瓜花可以炒菜、做汤、烧粥,开得满地都是的南瓜花朵不再浪费了

http://s8/mw690/005GWPJYgy6W1XZkkGHb7&690

学会分辨雌花和雄花。南瓜雌花有三瓣花芯,花下的坐台会结出南瓜

 

http://s16/mw690/005GWPJYgy6W1XZx5CL1f&690

南瓜雄花只有一根花芯,花下也没有座台,数量比雌花多很多,可以摘了做菜

http://s5/mw690/005GWPJYgy6W1XZJ5Q0f4&690

甜豌豆的采摘期不长,一般2-3天可以摘得一斤

http://s11/mw690/005GWPJYgy6W1XZWyYafa&690

左图水葫芦,右图带刺黄瓜。黄瓜很容易地长到一尺多长,一斤多重

http://s9/mw690/005GWPJYgy6W1Y08HZm08&690

今年试种Garden Bean(花园豆),外形与东北的油角豆很像,口感也很好

http://s4/mw690/005GWPJYgy6W1Y0kkBd73&690

当初买的是荷兰小黄瓜籽,一不留神3根黄瓜3磅重

 

今年初夏我远隔重洋跟着国内的老同事远程学习格律诗。以前也写过诗,但格律诗的规矩很多,仅仅七律和七绝就有六种“平仄”规则还加对仗要求。再加南方人读音难免走调,汉字还有多音字,同一个字的不同声调就有不同的意思。而自己随身携带的比巴掌还小的袖珍新华字典,老花镜再加放大镜也难以看清某个字属于四声中的哪一声,写好格律诗初稿,检查起来十分的费劲。而自己几本厚厚的唐诗和宋词也在万里之遥的上海,无法做到“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偶日,在网上随意一查,居然发现有在线的新华字典;还有现成的从“一麻”到“十四姑”的平仄韵律表可以参考;连微信也有多个古诗的公众号可以关注,隔几天就会自动奉上各类古诗词供欣赏。于是,借助工具学写格律诗在技术层面上顿时方便了许多。

 

http://s1/mw690/005GWPJYgy6W1Y3HRMQ40&690

辣椒生长周期长,挂果时间也长,一株辣椒可收获好几茬。已经寒露了辣椒叶依然翠绿,还在开花结果。
后面草地上2棵梨树。左边这棵种了半年,右边那棵种了2年半,盼望梨树早日开花


 

http://s13/mw690/005GWPJYgy6W1Y44Nukfc&690

一根丝瓜一磅半


 

http://s1/mw690/005GWPJYgy6W1Y4t8B230&690

向日葵并不是原来以为的围着太阳转。开花以后基本是耷拉着脑袋,因为花盘太重了

http://s2/mw690/005GWPJYgy6W1Y4DkQxd1&690

刚刚收获的苦瓜和辣椒。明明买了2包辣椒籽,却多出来左下方的2个品种,其中尖尖的超辣

 

从去年十月八号的第一篇博客“记录我的多彩秋天”算起,已经一年过去了。博客等级从一级走到了十级,访问量也有了七千,重要的是写游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从单纯看景点照片回忆旅游的印象,慢慢深入到景点背后的故事,于是,一个个景点的照片仿佛活了,丰满了、有情节了,有内涵了。尽管我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深究下去,但也由此学到了五花八门的知识。从一个理工女窄窄的、细细的、深深的专业领域的管道里钻出来后,发现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从自己专业小小的一点点“知道”到了生活中无穷无尽的“不知道”。每天都有从“不知道”到“知道”的一点点的收获,天天都在学习,天天都有进步,感觉生活真美好!

 

又到了满目的多彩秋叶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收获源于冬天的积蓄、春天的播种和夏天的耕耘。新浪博客给了我耕耘文字的土壤,我会积蓄更多的游记来纪念过往的岁月,纪念步入美好夕阳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