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股券衡,闲记彼时评
(2022-04-04 19:37:43)清明股券衡,闲记彼时评。天地心融念,诚然命运平。前时言及设定股票二三四五投资基准参考点,缘于喜爱雪球美女,如是讲故事,言及其它证券,诸如华神科技、合肥城建、永安行等等,亦如故事汇。曾感叹说:“与前所聊心法(欣赏股票蜡烛图)一样,无所谓的心法,确实有些道理的毫无道理。各类技术从此毫无用处了。”如此随意说,并非否定各类技术重要性,也非否定前人、今人及自己技术钻研所获得的理论经验,而是以和为美。在证券投资工作过程里、思维中,产生了无法无天、无所约束后的悠然自得之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时之感。如此状态只能存在于学研得到实践验证后的思维认识,是精神领域里的天马行空。简而言之,白话就是依据历史事实吹牛皮,决非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时时任性。若在哲学层面解析如此感叹,也就是在现实存在的状态下主客体之间转化的实现。人非生而知之者,此是无需证明的人文公理,以此而推导出来,古人、前人、今人、后人,所归纳或发明的理论技术,无不是作者一己之私念,任何不受理论技术作者态度所左右的学者,无不是拥有了客观的立场与主观的认识相融合,一刹那,一瞬间,也就进入了清晰且混沌的新空间,也可以称之谓境界。如此言说,仍是一家之言,个人私见。
怎么解释如此现象的发生确实很困难,缘由很多,无法细述。如此并非故弄玄虚,也非有意神秘化,不同认知者相互沟通比古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认知类同者却可一目了然。因此来说,自言自语如与知己谈,作者并非渴望获得后人及路人理解。尝闻《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有言:“序略,以拾遗补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彼时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史记》之博大恢宏,然而对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的谦逊和“俟后世圣人君子”之傲娇,还是有自己的领悟。仿佛见到《论语》之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实则不作而作,信古而有自新。又仿佛见到了八卦图,黑白太极阴阳呈现一团,若剥离如须发的乾坤坎离兑艮巽震,横竖看都像是一张混沌的脸。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分列两厢,注视着、观察着正在注视观察它的世间人事物,而其却独立地存在。自知太极如是人的头像,为何没有嘴巴呢?大概是人言不一,无言则世人一致,有言则千姿万彩吧?繁纷人间恰如是。
人们无法对于自己未知的事情找到明确的答案,如此这般,不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而不存在,如是大自然之中的人文自然。今人多以为古代生产力低下,农耕文明条件下,人们试图通过不断测试天的旨意而寻找事物最终结果,渴望从自然现象中获得趋利避害的警示,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然而,古代智慧者通过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并思考,再结合生活实践积累而发明了卜算,集大成者《周易》,确实是古代智慧对历史的总结与其现实认知相结合,知太极不可言而强为之言。再者《易传》,序卦传有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划定“有天地”谓立规矩,范围定而后六十四卦言语推演,由屯至离,周而复始,往复无间伴随着人来人往到如今。文明初始意图,无非愿望对未来有所助益,确实功德无量。现今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人们今日依然对于明日所做之事没有明确的答案,如何言及未来之事,何尝不是以现代人的认知说着类似古人之八卦奇谈?由此,从物生必蒙,到陷必有所丽,岂能不理解“离者丽也”?陷入困顿者坎坷,追求光明得升华,从初识事物的蒙昧到获得明确认知,六十四卦实则遇事经历经验的归拢阐发。由此推论,古今中外之典籍文论,恰如诸多经历认识屯蒙坎离者,回望来路,再行新途。繁华人文,由此而简单平等。
一介之末
二零二二年四月四日.
附记普凡股民豪言常识:
会赢了就是大爷,不会赢啥也不是。
谁被割谁是韭菜,赚钱的就是主力。
前一篇:愚人节里聊股票投资难以大聪明
后一篇:野花烂漫地斑斓,云白晴空景致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