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2021-01-04 09:43:20)
标签:

图片

游记

分类: 真人游记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走进哈尔滨会看到许多欧式风格的建筑:拜占庭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历史上,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查看哈尔滨的前世今生,她还真有点外来基因-----这座城市的诞生和繁荣和中东铁路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当下流传的最形象、平实的说法,甚至说:这座城市是俄罗斯缔造的。

1891年,俄国沙皇计划修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规划长度7416公里在铁路从赤塔走向海参崴的这一段路上,俄国提出让铁穿越中国东北的方案1896年,清朝大臣李鸿章俄国人签订了《中俄密约》全盘接受了让西伯利亚铁路过境中国东北的主张,只是这条铁路在中国境内将其名为“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那时的大清国和李鸿章还没有从甲午海战和《马关条约》的惊恐中缓过神来

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呈T型分布,全长2522.8公里。北线从满洲里入境,到绥芬河出境,通达海参崴南线通贯吉林、辽宁两省,直抵大连旅顺口。 中东铁路于1898年6月9日开工,中东铁路公司工程局的办公地点就在松花江畔的一家制酒作坊那里。这一天被俄国人看作是哈尔滨城的诞生日。

哈尔滨的命运是被这条铁路改变的。此前的哈尔滨只是松花江边一些散落的渔村 ,也有人考证:“它已是一个重镇”。1903年7月中东铁路建成之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了交通枢纽,这条铁路不仅带来了人气,更给哈尔滨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随着1900年第一座教堂出现接下来这里陆续生出七十余座教堂,让哈尔滨成为教堂之城。20世纪初,这里30多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在这里,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哈尔滨成了当时东北亚最富盛名的国际商埠。

中东铁路如一把利剑插在中国的东北,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倍感屈辱;围绕这条铁路更是战火不断,争夺、攻守不断。俄日战争、中东路时间,皇姑屯事件......人的意志、民族的意志在这块冰冷的土地上碰撞出硝烟、血腥、恐怖。天道却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天意依然是抑恶扬善。在这块土地上,中东铁路身后的变化是:俄罗斯转身成为苏联,日本退回西太平洋列岛成为一个谦卑的存在,大清蝶变为民国,中东铁路沿线的荒凉孕育出一串别样的城市,散发着异样的光彩:满洲里、海拉尔、哈尔滨、长春、牡丹江、大连,一串繁华,一个梦想。

(此文根据资料编写)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左侧是中东铁路松花江大桥,右侧是现代的松花江大桥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中东铁路松花江大桥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松花江江面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松花江江面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松花江江面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松花江江面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松花江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松花江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哈尔滨斯大林公园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冬天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前世今生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附近的小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