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怎么灸?

标签:
艾草艾灸艾条艾叶穴位 |
三叉神经痛怎么灸?
本病是由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使气滞血瘀,经络闭塞不通而致疼痛。
治疗原则:通经活络止痛。
主穴:选择邻近神经干的穴位为主。眼支神经痛选下关、太阳、丝竹空、头维等配合谷穴;上颌神经痛可选下关、迎香、颊车、听会、四白配合谷穴;下颌神经痛选合谷、下关、大迎、地仓、颊车、夹承浆等穴位。

配穴:风寒盛者加风池、风门;风热盛者加大椎、曲池。
病例:李某,女,57岁。自诉右侧脸部肌肉抽搐烧灼痛1个月;右侧鼻旁有触发点,进食、洗脸、不小心触及,可诱发,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牙齿有时也引发疼痛。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下关、迎香、颊车、四白艾条温和灸,合谷着肤灸。治疗2次后好转,9次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次选5穴,每日施灸2次。
灸材建议:采用艾条或支架悬灸,这样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艾灸。
本病是由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使气滞血瘀,经络闭塞不通而致疼痛。
治疗原则:通经活络止痛。
主穴:选择邻近神经干的穴位为主。眼支神经痛选下关、太阳、丝竹空、头维等配合谷穴;上颌神经痛可选下关、迎香、颊车、听会、四白配合谷穴;下颌神经痛选合谷、下关、大迎、地仓、颊车、夹承浆等穴位。

配穴:风寒盛者加风池、风门;风热盛者加大椎、曲池。
病例:李某,女,57岁。自诉右侧脸部肌肉抽搐烧灼痛1个月;右侧鼻旁有触发点,进食、洗脸、不小心触及,可诱发,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牙齿有时也引发疼痛。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下关、迎香、颊车、四白艾条温和灸,合谷着肤灸。治疗2次后好转,9次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次选5穴,每日施灸2次。
灸材建议:采用艾条或支架悬灸,这样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艾灸。
前一篇:中风偏瘫
后一篇:老中医推荐的中药泡脚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