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九十三:消化性溃疡

标签:
艾草艾灸艾条艾叶穴位 |
本病是由情志不舒,肝气横逆犯胃,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食滞内生湿热;或劳倦过度,饥饱失常,脾胃虚弱,水谷不化;或外感寒邪犯胃等均可导致胃脘痛。
调理原则:行气解郁,补脾温中,和胃止痛。
艾灸穴位:中脘、梁门、足三里、胃俞
配穴:肝气郁结加太冲,肝郁化火加行间穴,食滞于中加璇玑穴,寒邪犯胃加合谷穴,瘀血阻滞加膈俞穴,内关穴,脾胃虚寒加脾俞,便溏加天枢穴。
艾灸时间:每次3-5穴,每穴3-5壮,每次1次,7日为1个疗程。
病例:许某,女,47岁,胃脘痛反复发作6年,间断性对症服药,半夜痛醒,不思饮食,睡眠差,情绪急躁易怒,舌边有瘀点,取中脘、鸠尾、足三里、胃俞、太冲。调理4个疗程,诸症小时,睡眠、饮食回复正常,体重增加3000克,3个月后胃镜复查溃疡已愈合。
灸法建议:可采用三个单联布套和一个悬灸支架,这样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艾灸。
调理原则:行气解郁,补脾温中,和胃止痛。
艾灸穴位:中脘、梁门、足三里、胃俞
配穴:肝气郁结加太冲,肝郁化火加行间穴,食滞于中加璇玑穴,寒邪犯胃加合谷穴,瘀血阻滞加膈俞穴,内关穴,脾胃虚寒加脾俞,便溏加天枢穴。
艾灸时间:每次3-5穴,每穴3-5壮,每次1次,7日为1个疗程。
病例:许某,女,47岁,胃脘痛反复发作6年,间断性对症服药,半夜痛醒,不思饮食,睡眠差,情绪急躁易怒,舌边有瘀点,取中脘、鸠尾、足三里、胃俞、太冲。调理4个疗程,诸症小时,睡眠、饮食回复正常,体重增加3000克,3个月后胃镜复查溃疡已愈合。
灸法建议:可采用三个单联布套和一个悬灸支架,这样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艾灸。
前一篇:医案九十二:痛经
后一篇:医案九十五:慢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