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丹阳县城历史遗存(续)

(2017-11-23 03:46:37)
标签:

丹阳

古城

古塔

历史

旧影

分类: 方城志
镇江府下属各邑,属丹阳历史底蕴最厚,文物遗存最足。但由于当地上下政府的长期漠视和持续破坏,而今名头最响亮的,大概只剩“眼镜之都”了。
这个八月,我便是去丹阳配眼镜,顺道再看看丹阳古迹。对比三年前,只坏不好,真是让人遗憾的意料之中了。
不过既然有了戴过最帅的眼镜,还补了人民公园古钟与城墙、万善塔三处古迹,也不算白来了。
毕竟是我生活过的地方,前天还梦见了,就再来一篇吧。
上文在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668eac40102xbz2.html


上次寻访中,百度火星地图蒙我的两处拆迁中历史街区踪影全无,剩几个伶仃幸存者告诉我没走错,这是此行所见最大的变化。

失去的不再有,不愿再多花一秒叹息,径直去了上回遗漏的人民公园。
镇园之宝是铸于唐僖宗中和三年的铜钟,重6025斤,现为省保。
和许多老钟一样,此钟已彻底告别实际功能,还找了六个老狮子当墩子再盖了个亭,真当不可移动文物处理了。

其旁便是至今无文保级别也没介绍标识的城墙遗址,几十米长土堆罢了。
“铁打金坛,纸糊溧阳,风吹的丹阳城”,一衣带水的三邑,都是有城墙遗存的,只是现在该叫“零碎金坛,支离溧阳,挨糟蹋的丹阳”了

再次来到丹阳最后的历史街区西门大街,先前网上有见丹阳要整修开发此处的消息,现在只是更加残破啊……
不过想到那个字里行间都透着“招商”二字的开发计划,新生或许就是破灭呢。

记录下已是不多的历史信息,无言而过。千年古城的历史,不是纸张上的只言片语就足够承载的,但愿丹阳真对此处下手时,留意下那个角落里颤抖的云阳吧……


街头民国警钟楼,街中明代正仪坊,全无变化。


网上搜了下,说是维修了。嘛,看楼上那河岸都平掉的架势,乐观点吧。
还好上回来了……

http://s11/mw690/005Grs0Izy7g1jZ4aFAca&690

林家大院和土桥桥头民居,典型的江淮风格,希望别再成此处的独苗。

土桥、三思桥、文庙泮桥。丹阳城内古桥和水系留的倒不错,若真把历史遗存当回事了,也是个水乡古城啊。
三思桥原为县衙前步桥,警告官老爷审案三思,而今的官老爷对西门大街也要三思啊。

最后一站是丹阳地标万善塔,小学时对万善公园印象深刻,临河一溜假城墙,公园内鬼屋、木马各种设施甚是热闹,而今大概嫌有碍观瞻而一扫而空,就只剩广场舞场地这个娱乐功能了吧。
旁边山寨故宫的旧丹阳博物馆也已消失,也不知新馆啥时搞定。

说起来当年古塔花个五块还是十块是可以登的,当时舍不得钱,现在再也直接花不成了……错过便是永别,人生常见吧。

丹金溧漕河倒是至今还陪着古桥,记得不错的话,今年是它结束航运功能的时候了。
漕河的浆影不再泛起,而千年云阳古邑的历史回影,希望还能长映丹阳市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