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复的故事··共分七次发·其七·贾复与《红楼梦》

标签:
·贾复的故事··共分七次发·其七贾复与《红楼梦》穰原徐君泽/编撰 |
·共分七次发·其七·
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c30668676ec8a0e9
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dd1b394558f5bba4贾复的故事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雨村说,贾家祖先是东汉开国大将军贾复。“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可见贾复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
《红楼梦》的内容是虚构,而贾复,历史上确有此人。贾复,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人。
《红楼梦》中,历史上有那么多贾姓名人为什么贾雨村不去说,单说是东汉贾复的后裔,其中必然有关联。有网友说,这是曹雪芹真实的心声表露。
贾姓与曹姓先祖肯定有密切的关系。从《红楼梦》中的许多邓州方言,可以佐证这一推断。
下面从小说中摘录一些邓州方言,和《邓州市志》、《邓州民俗》(草稿本)中相对照,供读者参考。
1、嘟噜:量词,连成一簇的东西。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一嘟噜上只咬破三两个儿,那破的水滴到好的上头,连这一嘟噜都是要烂的。”
2、着:让(某人做某事),读作zhao。
《红楼梦》第七回:“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戴来了。”
3、怨不得:难怪,怪不得。
《红楼梦》第三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第四十五回:“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4、年下、赶年下:过年期间、等到过年期间。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
第五十回:“贾母笑道:‘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托懒儿……”
5、端详:仔细看,仔细辨认。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一面说,一面细细端详了半日”。
第五十二回:“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
6、炮燥:焦躁不安、因焦躁不安而感到热。
《红楼梦》第二十回:“何尝不穿着?见你一恼,我一炮燥就脱了。”
7、待见:喜欢、喜爱某人。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难道图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见我。”
8、强嘴:和长辈顶嘴。“强”(犟)读作jiang。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离的又不远,你聋了不成?你还和我强嘴!”
9、看:当心、小心、提防。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你倒是去罢,这里有老虎,看吃了你!”
第二十九回:“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
10、老鸹:乌鸦。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
《红楼梦》中为什么会有河南邓州方言?曹雪芹从没有在河南邓州生活,怎么会有邓州方言呢?有人认为,曹雪芹的先祖在东汉时与贾复有密切关系。贾复是邓州人,曾封为胶东侯(食邑六县:山东平度、胶县、昌邑、即墨、莱阳、海阳一带)既山东半岛一带,他的后裔迁徙到河北、辽东、江苏一带,自然就把邓州方言带到了这些地方,后来又融入了当地的方言。因此,《红楼梦》中方言,邓州是其根,由根而蔓延到了全国各地,这是有根据可查的历史,并非空穴来风。
还值得说的是,《红楼梦》前80回是曹雪芹所写,其中有大量的山东和河南方言,而后40回,几乎没有山东和河南方言,这更能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