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最常出现的薄弱点有哪些?又怎样改善呢?
(2019-01-11 10:39:08)
标签:
教育三年级学习经验 |
分类: 伊顿名师教育 |
三年级算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如果我们把一二年级比作小学的地基,那么,三年级就可以说是小学阶段连接地基和楼房的钢筋了!s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要及时的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
三年级最常出现的薄弱点有哪些?又怎样改善呢?
来往下瞧一瞧,看一看啦!
做题书写速度慢
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会说:其实这些题我都会,但是没时间。考试是公平的,给的时间也是合理的,考生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在前边的题上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原因就是做题速度上不去!再加上许多同学书写速度慢,整个进程就大大拖下来了。
【秘诀】
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对于基础题,一定要练得熟透了才可以在考试时争取更多的思考难题的时间和检查的时间,从而提高正确率。而速度的提高,只能靠反复的练习。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题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练。
基础知识不扎实
这是成绩在高分以下学生的通病,如果一百分的考试咱考了96,那么这一条跟你关系不大,但是如果咱考了69,那你就得好好看看这一条了。部分老师、家长总是想让孩子早点做难题,觉得孩子老在学基础知识、做基础题很没用。但其实,基础知识没掌握,一切都是空谈。
【秘诀】
夯实基础,培养信心
对于容易犯的错误,督促孩子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盲目让孩子做大量的题目。
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厌倦学数学。家长们要通过语言和行动的激励消除孩子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并在生活中把数学问题趣味化,使孩子体会数学的可参与性。
运算能力差
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只要是小学计算能力一般,初中也会受影响。同时也和学生的习惯有关,有的小孩只要是计算题,就立刻拿出来计算器,啪嗒啪嗒把题算出来了,有时候计算6乘以9,他都恨不得翻出九九乘法表,而不愿意去开动脑筋运算,长此以往,导致计算能力低下。
【秘诀】
夯实基础 , 禁止辅助
运算能力差,对于运算法则这个根基没有掌握好是关键。家长可以尝试平时在家偶尔问两句某个运算法则,考察一下孩子的掌握情况。
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让孩子失去对其他运算手段的依赖,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用脑子算的能力。
马虎大意还粗心
作业做第一题和四十题,就会有同学记成第一题到第四十题。两道题选一道做,肯定会有人都做。
新闻上报道,问幼儿园小朋友船上鸡二十只鸭子三十只那么船长几岁,基本都是回答五十岁,还有个答案是十岁。
中考作文题目是“早”,就是有人能看成“旱”而后讨论半天如何节水。中考都会这样,就更别说平时的小考了。
【秘诀】
回看题目 , 标明逻辑
告诉孩子,做题时不要一股脑闷头做,一定要在做的过程中重新看两眼题目,尤其是在觉得题目有点不对劲的时候。
形近字看错,这个真的没有别的解决办法。要提醒孩子,必须在考试的时候踏实下心来,好好读题,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这种情况。
督促孩子在平时就把题目中“和”“或”“但”等逻辑词用特殊符号标记出来,在做题过程可以更醒目、更注意。
答题不规范
有些孩子,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解题习惯:有时候题还没有读完,“答案”就已经做出来了。有时候从第一步能直接跳到第四步,必要的第二步、第三步消失无踪。
【秘诀】
勾画标志 , 来回检查
在读题的过程中,养成边读题边勾画的习惯。最好是不同类型的重要字眼,用不同类型的标记方式(比如直线和曲线)。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可以减少审题方面的遗漏。家长可以检查孩子平时做题时是否养成了这种习惯,如果没有,需要提醒。
让孩子在平时做作业时就养成检查的习惯。尤其是一套类似考试试卷的作业题,从头捋一遍自己写上的答案,查看有没有之前写错但是没有意识到的地方。
艺高人胆小
面临考试的学生中,有点平时成绩还不错,却一遇大考却又发挥失常。这种情况一般和心理素质有关。遇到了有点难度的题,他们会反复验算,更有甚者会放下后边大题重新审阅前边,以致耽误了时间。不自信、过于追求完美,结果往往很不完美。
【秘诀】
合理分配 ,调节心态
在考试中,要认清选择填空的分数占比其实是略小的,然而题目数量却很大。与其花很多时间去一一检查选择填空,不如投入多一点时间在后面写几步就能得一些与选择或填空一道题相等分数的大题上。
在把试卷上自己会答的题都答完,然后一起检查。这比还有好多题没做就开始怕做错要明智得多。
任何考试都只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知识掌握情况的测验,不必与聪明,努力、面子等挂钩。父母、老师也应尽量为孩子减压,让孩子轻松上阵。
阅读能力弱
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让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进行大量的阅读,班里多数孩子养成了喜欢阅读的好习惯。但仍然有个别家庭因为工作忙碌,并不能经常跟着班里的阅读进度走,甚至还有的家长从没有和孩子一起读过书。
【秘诀】
培养兴趣 ,拓展阅读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孩子们读一些故事性的文章,看过小故事,就会想着看大故事,这样,孩子们和书本就有了亲密的接触,当他们养成习惯以后,看见书本就想打开看一看,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第二,教会孩子们读书方法。用笔画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画自己不理解的语句,画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等。
第三,小组合作。有的孩子,一个人不想读,但是,要是几个孩子一起读,他受环境的熏陶,他跟着跟着就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读书的能力了。
第四,父母带着读。不仅能带动孩子积极性,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第五,鼓励涉猎优秀课外读物。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是只要尝试就是进步的开始,只要坚持就能有属于自己的回报,自己的三年级还是要自己去努力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