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韦源考试网
韦源考试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65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南大学720社会学理论考研历年真题

(2020-04-10 10:13:10)
标签:

教育

分类: 考研全套

2021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20社会学理论》考研全套资料

韦源考试网提供免费下载试看:http://weiy.100xuexi.com/Ebook/78767.html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14种电子书、14种打印版(赠品)。
4.相关教材笔记、题库

 

      社会学是一门“时代脉搏”的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家庭、学校、企业到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社会学还自己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观察、采访、舆论调查来搜集资料,并运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分析,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数学、统计学知识和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可见,国家开设社会学的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社会学专业人才,能够把社会学的高深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为我们的社会解决实践难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社会日益深入的交流,当今我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社会脉搏的学科,也逐渐朝着“微社会”结构发展。种族、社会阶级、性别及家庭、青少年犯罪问题、失业问题、环保问题、同性恋问题等等层出不穷,这也推动着社会学的发展,并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予以解答,从而设计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带来更多的就业方向。譬如城乡经济分析,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组织运行方式的研究,文化传统、宗教、法律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宗教、法律等层面的互动关系等等。

社会学专业作为在职考研的人们专业,选择具有深厚底蕴的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是关键。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的2014-2015年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也纷纷上榜。

而今,社会学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不仅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社会学跟社会心理学有关系,前者关心社会结构,后者关心社会行为。有人可能有这样的疑惑,社会学专业性不强,没有特别对口的职业,对于有美国留学意愿的人来说,这也就成为觉得这个专业比较“虚”的原因。但既然存在这个专业,那么肯定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以下是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1、专业的调查公司。包括媒体调查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例如央视零点调查公司。这类是主流的社会学就业对口渠道。因为社会学专业系统学习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及“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和SPSS等课程,可以很好的胜任此类工作。

2、文秘和咨询方面的工作。目前咨询公司很多,需要社会学方面的人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公关策划和公共形象设计等文秘相关职位的。人事或人力资源,和猎头公司职员。因为社会学专业包括“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公共关系”等课程。

3、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媒方面的记者、编辑和策划的工作。社会学专业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对社会时事和社会生活有独特视角人才,其写出的新闻报道或社会评论才会有深度。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适于文笔好、文科功底好的同学。

4、应聘国内外的NPO、NGO组织。目前国外此类组织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包括中国儿童村、环保组织等。联合国的一些驻中国办事处、福特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乐施会和美国教育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等等,也都属于此类组织。

5、公务员。各级党委城市主管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人事部门、民政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有意于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媒体,企业管理人员等。

社会学作为考生最感兴趣的报读学科之一,编者建议选择优秀的高等学府进行在职研修。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院为例,社会学为学校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是考生报读的首选。另外人民大学的申硕率也非常高,学制仅为一年半,非常适合在职工作的人群,聆听大师思想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位的提升,何乐而不为。

试读(部分内容)
https://g.100xuexi.com/images/blank.gif

本资料由韦源考试网倾力打造,韦源考试网专注于考研和考证辅导!

韦源考试网http://weiy.100xuexi.com/

      联系电话:15983002071  韦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