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笔记

标签:
教育 |
分类: 考研全套 |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睿琪学习网提供免费下载试看:http://jiac.100xuexi.com/Ebook/15340.html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抽 样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观察法与调查法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实验法与追因法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经验总结法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比较法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历史法与文献法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预测法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统计法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测量法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表列法与图示法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内容分析法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材料整理与研究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研究报告的撰写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三论”与教育科学研究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李秉德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权威教材。作为这本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一经典教材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配套教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部分章节增加了对原书重点内容改编而成的习题和答案,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本书基本遵循李秉德著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16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参考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整理了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从教育的重要性说到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1教育的重要性
(1)从教育理论的视角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
发展生产需要教育;
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需要终身受教育。
(2)从教育实践的视角
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前提。
迎接世界性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挑战,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教育将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2.教育科学的重要性
(1)教育科学是阐明教育规律的科学,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办好教育。
(2)教育科学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立法等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学习掌握教育科学。
3.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1)教育工作要能做到真正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不能走过去的或外国的老路,必须认真研究我们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以教育科学为专业的人员认真地进行科学研究。当前的教育科研工作不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非常艰巨的。
(3)教育要走在现代化建设的前面,就要求教育科学研究也必须走在在教育实际工作的前面。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态度
1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给当前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要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之下,立足于我国教育实践,放眼世界和未来,力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方向。
2.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的特点
(1)科学知识的特点
客观性。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管是属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思维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各自按着自身的规律运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规律性。客观世界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发展运动的,科学或科学知识就是要说明存在于许多复杂现象间的规律。
可验证性。科学知识是事物的共同规律,因而也是可以反复验证的,具有可验证性。
系统性。世界的诸多规律彼此联系,形成一定的体系。作为一门科学,应能反映出一定范围内的客观事物规律的这种体系,表现为科学知识的系统性。
准确性。科学知识要求概念清晰,定性定量准确,原理原则屡试无误。
(2)科学研究的特点
创造性。科学研究是要探讨人所未知的东西。科学研究的成果必须对原有的某一方面的知识量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
艰巨性。科学研究既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本身就具有或大或小的难度,即有一定程度的艰巨性。
3.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科研工作者要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适应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在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态度从根本上说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热爱真理,忠诚老实;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4)不畏险阻,勇攀高峰;
(5)谦虚谨慎,团结互助。
三、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1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发现问题。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掌握其规律,使事物按着人们的意图向前发展,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求科研工作者首先要选择好需要研究的问题,一个出色的科研人员要能从一般人习焉不察的地方发现出有价值的问题。
(2)了解情况
发现问题之后,要把这一问题的有关现象或事实弄清楚,必须了解关于这个问题的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多方面的联系。这就需要寻找相关的丰富的事实材料。
(3)深入思考
深入思考是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比较、归类与类推。即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间的相同和相异之点,然后进行归类,再根据归类进行类推。
分析与综合。即就事物的性质逐一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加以综合,借以找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来。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同类事物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来,而演绎则是根据普遍性的规律去推论某一个别事物。二者都是运用逻辑推理,以期把对事物的认识引向深入或扩大广度。
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属性。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想象与假设。即在掌握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把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范围中去,以期能对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有新的认识。
(4)实践验证
假说或初步理论、结论是否可靠以及可靠性的程度,还必须付诸实践加以检验,看实际效果而定;一项科研成果是否真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也只有从实践检验的效果中来确定。经过实践检验之后,这项科学研究的最后结论才能真正成立。
以上四个阶段是对科学研究思维过程的轮廓的概括的描述。在实际上,上述各阶段可以有反复、交叉、同步或结合。
2.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1)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从选题开始,它对以后的科研工作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研究者在选题过程中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我国教育科研方向与个人兴趣的关系,研究者的科研兴趣应该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方向的指引下培养并发展起来。
研究应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与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
研究者最好从教育科研规划中选题,或者围绕着这些规划来选题,从而把我国有限的教育科研人力组织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工作。
研究者选题时要审度自己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
本资料由睿琪学习网倾力打造,专注于考研和考证辅导!
睿琪学习网:http://jiac.100xuexi.com/
联系电话:15983002071张老师
- [电子书+打印版]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全套]2021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3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 [电子书+打印版]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电子书+打印版]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4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全套]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84心理学研究方法(含实验心理学与心理统计学与心理测量)考研全套资料
- [全套]2021年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17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全套资料
- [全套]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1教育研究方法[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 [全套]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2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全套资料
- [全套]2021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0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全套资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