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标签:
教育 |
分类: 考研专业课 |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睿琪学习网提供免费下载试看:http://jiac.100xuexi.com/Ebook/23095.html、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2章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3章 学习动机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4章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5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6章 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7章 创造力及其培养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8章 学习策略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9章 品德及其形成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0章 心理健康教育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1章 美育心理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2章 教师心理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3章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4章 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5章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6章 教学交往与课堂互动
16.1 复习笔记
16.2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本书是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教育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全国统考真题及部分名校近年的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教材。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
3.补充典型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教育心理学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一、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这种观点最早见于潘寂1963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第二、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这里的“学”,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即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三方面的学习,这种观点最早见于邵瑞珍1982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一书中。目前,这一定义影响较大,许多教科书都采用这种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景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心理科学的特点,和规范,又是教育与心理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所以教育心理学又具有教育科学的某些特点。从学科任务看,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学科属性看,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特点。
综上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特点鲜明的学科,其交叉性特点主要表现在:(1)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2)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3)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教育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特性规定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二重性特点,如教育心理学研究既应符合心理科学发规范和要求,又会带有教育科学的某些特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交叉性特点既反映出教育心理学存在的独特价值又是教育心理学复杂性的体现。
二、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和它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密切联系的。教育心理学交叉性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多维性决定了其研究任务的两重性,具体分为理论探索任务和实践指导任务。
1、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任务
(1)
(2)
2、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指导任务。教育心理学以研究教与学情景中主体的心理规律为己任,主体的心理反映和变化总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总之,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和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这一定义包含三层意思:
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现象;
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学科发展来看,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且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征。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教育教学活动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
(1)客观描述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
(2)揭示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规律;
(3)为促进主体心理健康发展、顺利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和提供科学方法指导。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体系包括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能力与个别差异、美育心理、体育心理、教育社会心理等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教育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而加以综合考虑的原则。只有采取系统性原则,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本质及它们的必然联系。
(3)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的原则,这是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从教育情境,尤其是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原则。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变量
(1)自变量
自变量又称为刺激变量,是指研究者在研究中要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那些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自变量的来源既多又广,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外部刺激、被试固有特性、被试的暂时特性、环境变量。
(2)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被试的反应变量,它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或测量的行为变量。因变量最重要的特征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观察、测量和转化成数据进行处理的变量。
(3)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研究中除自变量外还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而又不是研究者选择的或不易把握而将其排除在研究之外的因素。由于无关变量会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妨碍研究者对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因而在研究中应对无关变量加以识别和控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描述性研究方法
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是指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特定情境的事实与关系进行详细的描述的方法。它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具体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教育教学过程并记录下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的方法。在观察中,研究者对观察情景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行为。这种方法使用简便,可直接使用,也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内部心理、外显行为等资料的方法。调查法的途径与方法很多,如通过面谈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的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平时在家的情况,通过作业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
调查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问卷法,它是利用问卷形式获取资料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而且可以做到取样很大,使研究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克服小样本资料所具有的推广性不高的缺点,还可对取得的资料进行一定的统计处理。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有时也与纵向的追踪研究相结合,系统记载被试某些心理活动的发展状况,某些教学心理问题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的总结,以获得对有关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现象的理解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一种方法。
(2)实验性研究方法
实验性的研究方法是指在控制严格的实验条件下,操纵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一些变量而研究其效应的方法。实验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人的心理现象的某些科学依据的方法。实验室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数据比较可靠,结论经得起考验。
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教育实际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自然实验法兼具观察法和实验法的长处,既能较好地反映教育实际的情况,又可对变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使研究达到一定的精确程度。
本资料由睿琪学习网倾力打造,专注于考研和考证辅导!
睿琪学习网:http://jiac.100xuexi.com/
联系电话:15983002071张老师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