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章来源:凌子在拉萨
人类远古时期用来表达某种愿意的镶蚀红玉髓,经时代变迁,经远距离文明交流,从古老的印度河谷翻山越岭,到达西藏,再来到我们这片土地上。
在国际收藏家心目中,镶蚀红玉髓一直是一种神秘而典雅的古珠。
公元前2700多年,即比良渚文化更早,被我们的史书称为“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印度河谷出现了一种“镶蚀红玉髓”珠子。
顾名思义,那是一种红色的玉髓珠,上面画了白色纹路。白色纹路为什么叫“镶蚀”?因为在特别古老的珠体上,有的白色纹路已经下凹,像是镶嵌脱落痕迹。而在个别破裂珠体上发现,白色纹并不是浮在表面,而是侵蚀进珠体很深很深。
珠体有圆形、桶形、扁圆形、三角形、蝴蝶形、锥形等等。画在上面的白色纹路,有的是线条,有的是几何符号,有的像花朵、树、太阳、河水、山等等。非常美丽,也极其神秘。
最开始见到这种珠子时,只觉魅惑难言,像要被吸进去一样。身体本能退后一步。后来,为这一步,后悔莫及。因为再次被吸引过去时,价格已翻了好几倍。
一颗颗捧在手心里,无数个清晨、无数个黄昏试着进入白线条的世界。为了这些符号,我去攻读世界各地的古文字。腓尼基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甲骨文……9000年前,我国洞庭湖平原的彭头山出现了“日”、“月”、“X”、“#”、“∞”、“”“”等多种字符。7000年前,西亚哈拉夫女神像肩头有文字符号“X”。这个“X”形符号,后来演变为“左右旋”的“卍”(万)字,带着它特有的能量,在世界原始宗教、艺术中辗转流传。
但,没有一种流传下来的文字,总体上能和镶蚀红玉髓上的线条相印证。
回头又去找史前岩画。法国肖韦洞穴、南非开普敦布隆波斯洞穴、墨西哥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一本《贺兰山岩画》,当初去宁夏旅游时买的,如今逐幅逐幅端详。有些线条很像,但整体上感觉不是一个套路。
对此,台湾古珠研究者只是解释说:“珠身上的神秘图案,在古代人类的心目中,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可以用来驱避邪神外魔。
某天,在杭州图书馆看西藏阿里的《东噶壁画窟》,翻到一幅“土地女神出行图”,立即坐直身体。
只见那位骑马女神,身披红色长袍,头戴白帽,帽后红幡飘扬。白帽下,长长的黑发披洒,黑色长发上缀满宝石……我脑海里盘旋很久的那个传说,被呼应出来:关于镶蚀红玉髓,有一种传说,说是西藏原始苯教有一位水灵(类似于我们说的巫婆),来自西方古国,她的发髻编成八束,均以红玉髓和天珠为配饰。
原始苯教,消退于松赞干布的年代,即1300年前。此后,藏地佛教盛行。那么,依此图,水灵的发饰被人们嫁接到了土地女神的头上。
《东噶壁画窟》介绍道:“三组女神,是立誓永保藏土的十二尊主要地袛女神。从她们的服饰来看,是象雄‘十八恰如卡’的护法土地女神,还是古格‘八丘巴’的护法土地女神,或是更小地区的护法土地女神,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管是哪一种,总之,我读到的都是“侵略者要来了,鬼子要进村了。”传说能从远古传到今天,肯定潜伏着代表人类某种强烈念想的脉络。关键时候,保护国土的时刻,要有更强的法力。头发是显眼之处,要以驱避邪神外魔力量的镶蚀红玉髓来武装。
人类远古时期用来表达某种愿意的镶蚀红玉髓,经时代变迁,经远距离文明交流,从古老的印度河谷翻山越岭,到达西藏,再来到我们这片土地上。在河南省浙川县下寺,曾出土一座春秋晚期的贵族墓,其中就有一颗镶蚀红玉髓。而在广西合浦的汉墓博物馆,展览着一颗出土的镶蚀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