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电影《惊情四百年》到《暮光之城》,当代人透过文学、电影,不断为“吸血鬼”一族赋予更加诗意的定义。为了引诱猎物,他们进化出了更完美的外表;为了保护和隐藏自己族群的真实身份,他们想尽办法不断武装自己的心;甚至不断压抑来自本能的冲动,却变得更加空虚、饥饿。有人认为,“吸血鬼”越来越像是人们对于一个都市族群抽象化的表现。
少年之爱
他们是一个既特别又平凡的群体,外界对于他们的认识或许仅仅停留在“同志”两个字。
他们之间的社交目的既复杂,又纯粹。
他们有着自己相对封闭的社交圈子,每个人却多少有一点厌倦这个圈子。
他们仿佛都在等着一个更好时代的到来,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究竟要等到何时。
他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真爱的追寻,甚至比任何人都还更执着。
而对于95后一代的少年,时间或许能给他们带来历练,却也让他们承受着压力。
http://p3.pstatp.com/large/16c50002898f348ffb34
一个在北京生活、读书的95后的自述
在同龄人中,我的感情经历大概属于正常范畴之内的吧,不会多到需要用两只手数前任,也不会干涩到从没谈过,作为一名性取向异于常人的北京大学生,过去的21年里最正儿八经谈过的大概就是前任了,时间刚好是一年整。
我觉得和前任做朋友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每次说到和他的往事,并不会牵动我太多的情绪。我俩认识的过程完全没有任何浪漫色彩可言,当时我在一个微信群里发了一句:“谁在工体目的地?”然后他刚好点开看到了我,就顺手加了好友,就是这么认识了。
http://p3.pstatp.com/large/16c500028990c93c438e
和他的一整年恋爱里,真正在一起可以见面的天数不超过50天,大部分时间是异地,我在北京,他在广州。我知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异地恋简直是最不应该开始的一段感情,但我们并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挺佩服那时的自己。刚开始在一起时简直恨不得昭告全天下我俩在一起了,在朋友圈里高调到不行,秀恩爱的程度绝对足以让人拿搬砖敲死。事实证明当时不计后果的秀恩爱其实对后面也会造成一些困扰。
http://p1.pstatp.com/large/16820007e1af66b7b079
虽然最后是分开,但这一整年的时间也很美好,一起做了很多事情,感受过惺惺相惜,经历过大吵架,也为了彼此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有人一起成长进步的感觉挺好的。
http://p3.pstatp.com/large/16c6000009be22fb5e4f
但说来也奇怪,自分手之后,我发现要再和一个人确定一段关系变得没那么简单。有人说当你很认真的谈过一段恋爱之后就会很难再开始下一段,我觉得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又在关系复杂氛围浮夸的同志圈子里泡着,每个周末的晚上不是小酒吧就是纯K,有人抱着一颗找真爱的心身体却在各种声色场所里转悠,恨不得和某个人看对眼然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启一段恋爱,要知道现实永远没有这么简单,吃个饭看个电影甚至上床都不像以前那样代表了很多东西,不说完全没有意义,但至少并不会让你觉得和这个人的关系有多么密切,与其说约会,更像是一场双向的面试,你尽量拿出最好的自己去寻得一个可以和自己匹配的另一方。
http://p2.pstatp.com/large/16870007e3d7452c8be2
关于什么同志感情不稳定之类的说辞早就泛滥了,没有法律约束之类的话,但我觉得还因为整个社会的氛围依旧并不能给同志情侣一个明朗以及明确的未来,我们不像异性恋一样有可以效仿的对象,我们所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可能性,所以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但恋爱本身这个事情和异性恋差别并不大,吵架,出轨,财产纠纷,互相和好,给承诺,结婚,各有美丑,各有温存和遗憾,只是这些在贴上了同志这个标签之后,好像变得特殊了一些。
我自己对于爱情这码子事还是说不清道不明,说别人的时候永远一条一条的道理,每次到了自己身上还是一团糟,有人说我还没经历过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感情还有很多事不知道也还没有面对,确实是这样吧,作为一个谈过的最长感情也不过一年的人,我还没有太多底气去说更多,就这么些吧。
http://p3.pstatp.com/large/16820007e1b06f15c07b
编辑✎Y先生
图✎来自讲述着
/ Y T 原 创 未 经 允 许 不 得 转 载 /
Contact Us
contact@ytcreativemedia.com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email我们吧